亲子关系沟通与技巧(亲子关系沟通技巧)
最近,一位父亲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冲动了,“用力过猛”,对着孩子一巴掌甩过去,导致孩子鼓膜穿孔,差点“耳聋”。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呢?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马克思说:“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是温柔而谨慎的。”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育儿不再是单纯地将他养大,而是要陪着他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觉得非常地吃力,觉得孩子身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觉得那是因为父母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更没有与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
心理学显示行为是“木”,心理是“林”,沟通是“森”。家长在育儿问题中,之所以会觉得孩子问题比较多,大多数是因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观念在作祟,我们只有发现孩子的“心灵之钥匙”,才能打开通往亲子沟通那片“森林”的秘密通道。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脆弱的像清晨的露珠,虽然美丽,但易碎。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必须注意方式,今天小仙女就告诉你们亲子沟通的三步骤,让你轻松驾驭亲子关系。
一、停
停下你手中的事情,停下你的手机,在互联网横行的今天,手机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一定要放下手中的事情,通过肢体语言亲切地告诉孩子“我在听”。
首先,倾听时要有专注的目光,孩子主要通过观察父母的眼睛来获取反馈,并据此来调整传递信息的内容和方式。在亲子沟通中,父母要以善意、鼓励、专注的眼神看着孩子,以表示对孩子所讲的内容感兴趣,从而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
其次在倾听时,注意倾听的姿态,家长身体微微向前倾、与孩子保持较亲近的距离、适时地点头、微笑等,类似这样的肢体语言正是传达家长对孩子表述内容的关注,从而达到鼓励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蹲下来”和孩子交流 的原因。
二、听
倾听是亲子沟通的基础和前提。很多时候,成年人会觉得小孩子还没有形成思维能力,还不会思考,这其实是大人的片面认知。孩子的表达,即使是只言片语,也都是十分可贵而真实的。因此,要想实现高效的亲子沟通,父母就要认真主动地倾听孩子,了解并接纳孩子的语言和情绪。主动倾听的姿态是成功沟通的一半。学会主动倾听,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尤其是了解孩子内心的感觉和情绪。我们经常说,尊重是相互的,试想,如果一位家长从来不愿意听他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那么他的孩子又如何会听他的话呢?即使表面上接受了,孩子的内心也是抗拒的。父母要把自己当作孩子的一面镜子,要在倾听孩子之后,再对孩子的感受进行重述,同时还要说出你认为引起这种感受的原因。但要注意,去确认的时候一定要用关心、猜测的口吻。如果是反问的语气,听起来就不像是核对,而是指责啦!
三、沟通
高效的亲子沟通,源于摸透孩子的心理。针对男孩和女孩的差异,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和孩子沟通。
1.家有男孩子的,父亲要多和孩子沟通,对于成长中的男孩来说,父亲鼓励的话能够引导男孩走出困境,还会使男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2.家有女孩子的,父母千万不要用质问的口吻和女儿交流。女孩子的心思柔软细腻。父母用心平气和的语气,建设性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交流,远比质问孩子的效果要好,而且还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教养的人。
事实表明,和孩子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作为新时代的父母,有必要多学习一些亲子沟通的技巧,轻松驾驭育儿问题。
沟通还有好多种类:情感式沟通、平等式沟通、同理心式沟通、正向式沟通、引导式沟通、建议式沟通、约定式沟通等等,我们下期再详细介绍。
掌握与孩子的沟通技巧,从对话中学习聆听与表达,充分尊重、理解并接纳孩子、就能走进孩子的心里,结束冲突与对抗,轻松收获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