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的叛逆情绪(当孩子叛逆的时候家长怎么办)
闺蜜最近找我吐槽:家里那个不到3岁的孩子,事情一有不如愿就大哭大闹,直到达到目的才罢休。比如 :按电梯必须他来按,家长提前按了必须取消重新让他来按;让他刷牙就是不刷,哄也不听,骂也不听,等抱着孩子情绪过了跟他说还是不听;玩具没有按他的意思摆好位置,就暴躁地摔东西等等。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闺蜜说:从来没想过这么小的宝宝会变得如此叛逆,经常搞得大人精疲力竭。现在只能小事由着他,除非涉及到安全的问题才会强制孩子必须遵守。
叛逆期的孩子
其实,闺蜜家的孩子正处于幼儿叛逆期。 在欧美国家有“可怕的2岁”的说法,在孩子2岁的时候,父母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不配合,你无论对孩子说什么,孩子的回应总是“不”,这让不少家长头疼万分。
除了幼儿叛逆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一般10-20岁的孩子,会经历青少年叛逆期,这也是不少父母最难于应对的。
为了和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好好相处,并且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叛逆的原因什么。
现在正值青春叛逆期~
驱使孩子叛逆的原因
1.生理发展的规律
“叛逆的2岁”是孩子的正常发展规律,正如开篇提到的闺蜜家的孩子一样,孩子开始变得不配合。在这个阶段,幼儿发展出了自己的觉知,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们拒绝喂饭,是因为他想自己吃饭。他们想向爸爸妈妈证明,自己是独立的。
而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无一不表现出少年们想寻求自主,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感 。有关的心理研究明,孩子体内分泌的激素以及大脑的发育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比如青少年的大脑会预设敌意,并且在此阶段大脑情绪系统也很活跃。当你给孩子和成年人看同一张面无表情的人物照片,较多的青年少年更偏向于说此人不友好。这个时期的孩子更容易被激怒,就像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的发心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一般会非常抵触。
一个愤怒的小男孩
2.误解让孩子不断叛逆
父母只看表象就对孩子的种种责备,让孩子很受委屈。我们可以感受一下以下的对话:
儿子:“今天考试糟透了,我好几道题目都不会写。”(此时儿子因为考试的事情很懊恼)爸爸:“你怎么回事,上课没认真听讲吧。你数学总成绩总是不好,你有没有好好学啊”(爸爸没有考虑孩子的心情,开始责备)儿子:哎呀,我本来就不喜欢数学。(孩子有些不耐烦)爸爸:考试是你喜不喜欢的问题吗?你得端正你学习的态度。(爸爸看到儿子谈到学习不耐烦,觉得他不对)儿子:烦死了,不想跟你讲话了!
原本孩子因为考试的事情而沮丧,当和父母讲的时候,得不到支持反被说教,如果换成你是孩子,你也不愿意被这样对待吧。你可能觉得现在孩子说上两句就耍脾气越来越难管了,明明是为他好,他真是不懂事!
和孩子相处让你觉得有些沮丧,再次和孩子交流时孩子还是表现出厌烦的态度,你越发生气,孩子更加叛逆。不知不觉,不好的相处模式产生了恶性循环。
此图出自书籍《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3.情商的缺失
情商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叛逆的孩子在情商上是不够成熟的。你会发现有些孩子就是不能够好好的跟人沟通,止不住地发脾气,是因为他真的做不到。这需要父母引导孩子,作为孩子的“情绪教练”,教孩子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到控制冲动、自我激励 ,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有好的表现。
让孩子远离叛逆的方法
1.理解孩子
由于外在容易被看见,而内在却藏在内里,所以父母常常只注意到孩子的外在行为,而孩子的内心却被忽略了。
2020年的3月20日,一名初二的学生从一栋大厦的7楼窗户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学校让学生在家上网课,这名学生因为缺课、没有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老师便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好好管管孩子。
于是3月20日当天晚上,在父亲的要求下,孩子起初不愿意,但是最后还是写了保证书。之后母亲将保证书拍照传到了班级群里 。结果在写完保证书的1个小时之后,孩子偷偷跑了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某位孩子写的保证书
这个例子是极端的,但是这样的案例却不止一例。孩子的亲生父母万万想不到,原本乖巧的孩子,会突然选择自杀。后来孩子的父亲反思:“家长和老师们除了要掌握孩子看得见的行踪动向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内心世界。”
因此父母是否能够理解孩子非常重要,理解是帮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是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最直接的方式。
而理解的关键是倾听,被说到烂的倾听你做到了吗?
首先,和孩子要保持目光接触。你的目光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对自己所讲内容有倾吐的欲望。其次,放下手中的事。玩手机 、看报纸、看电视、刷碗,当你忙着这些事情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讲的内容并不重要。如果你真的很忙,那么可以和孩子约定个时间,然孩子和你充分地说。接着,对孩子所说的内容做到及时反馈。比如孩子抱怨上的英语课,你可以说“听起来你今天在学校过得不太愉快。”这样说不但表明你作为父母在听孩子诉苦,如果你理解有误,也提供了给孩子澄清的机会。最后,不总是批评孩子非常重要。你不妨想想,你现在愿意和你的父母谈论你生活的状况吗?还是报喜不报忧?就像孩子说自己没考好,父亲立马跟上一句“你没好好学习”“你很笨”之类的话,你还愿意和父母谈心吗?你还愿意和父母说真话吗?
所以真的关心孩子,就不要去用言语羞辱他,认真倾听,让他明白你理解他的感受。
忙碌的母亲
2.做孩子的情绪教练
这里的情绪教练也就是做好孩子的情绪管理训练。
美国心理学教授 约翰· 戈特曼所著的书《培养高情商的孩子》里说:对孩子而言,他们关于情绪的认识大多是从父母身上学会的,情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拥有克制冲动的能力、延迟满足感的能力、激励自己的能力、读懂他人社交提示的能力和 应对生活中高潮与低估的能力。
作为情绪管理训练的家长,父母需要把孩子的消极情绪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将孩子情绪化的瞬间当成教给孩子生命中重要课程、建立更亲密关系的机会。
与孩子沟通的父母
父母可以遵循一下5个步骤:01.觉察孩子当时的情绪;02.把握孩子情绪化的瞬间,对孩子进行指导、增进彼此的情感;03.对于孩子的情绪给予理解,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情绪的发生;04.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05.划定界限,为孩子的提出建设化意见,给予指导。
例如应用于以下场景:母女将要出门,妈妈将要去上班,女儿要去上幼儿园,但是此刻女儿很不配合。
妈妈:“快背上书包,我们要出门喽”女儿:“不要,我不想上幼儿园!”妈妈:“妞妞为什么不想去上幼儿园呢?”女儿:“我想和妈妈一起呆在家里。”妈妈:“是这样啊,妞妞想待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玩是吗?”女儿:“是的,我只想和妈妈呆在一起。”妈妈:“宝贝,妈妈明白你的感受,你想和妈妈在一起看书,一起玩游戏是不是?妈妈也想和宝贝待在一起。但是妈妈和同事承诺过,我会在9点到达公司,我不能违背诺言啊。”女儿快要哭了:“我不要,我就想和妈妈待在家里!”妈妈蹲下来,把女儿抱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妈妈很抱歉白天不能和宝贝呆在一起,但是我不能不去公司上班,我想你现在一定很失望又伤心吧。”女儿点点头:“嗯。”妈妈抱着女儿,让女儿哭一会:“妈妈也很伤心,妈妈想到个办法。妞妞~你想啊,明天就是周末了,妞妞不用去上学,妈妈的公司也休假,我们就能在一起啦。明天打算做什么呢?”女儿:“我要吃好吃的,还要和妈妈去公园玩。”妈妈:“嗯,那一定很有趣。”女儿:“那我可以带上我的玩具一起去公园吗?”妈妈:“当然可以啦。但是我们现在出发可以吗?”女儿:“好。”
父母在给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时候,照顾孩子的感受,并且帮助他进行识别此时的情绪。认同和尊重孩子的愿望,当孩子感受和识别好自己的情绪后,带着孩子从从情绪中走出来,告诉孩子明天会更精彩。
父亲安慰伤心的孩子
3.允许孩子不完美
父母们精疲力尽于孩子晚上睡觉的哭闹,但是宝宝还小,让孩子配合父母的作息要求不免太高了。父母们也不怪罪于如此小的宝宝。渐渐地,孩子能爬能走了,能蹦能跳了,开始闹腾起来。你不能享受安宁的时刻,你无法做好手头上的工作,你突然意识到你在怪罪孩子的调皮和吵闹。
但是孩子的样子不就是如此吗?你希望孩子像个“小大人”?此时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控制能力还没达到成年人的标准,他们正在成长当中。
因此你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纳孩子此阶段的“闹腾”,他偶尔忘这忘那也不算什么,你不也忘记过吗?当然对于孩子也不能让他们无法无天。
母亲的说教 ,女孩的不耐烦
卢梭曾经说过一句话“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想要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又独立的孩子,需要让孩子有规则感。比如平时顽皮打闹,但是如果涉及到人身安全的事,比如到了把马路上,父母需要坚定地告诉孩子:“过马路必须要听爸爸妈妈的,因为保护的安全是爸爸妈妈的责任。”
这种行为边界能够给孩子以安全感和保护,也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被满足,由此孩子也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曾叛逆过,那时,我么多渴望自由啊。一位大学的教授说过:如果你们真爱孩子,就陪他一起成长,做个放风筝型的父母,做到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