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打了孩子怎么办(孩子撒谎打了孩子)
撒谎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前几天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件让人头大的事情: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正在读四年级的小孩,我发现老师让默写的作业,是他提前在家用铅笔写好,去了用水笔再在上面描一遍的,我发现和他说时,他竟然不承认,当我把证据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还在嘴硬说没有,我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前也没见你这样啊?最后他才告诉我:如果他默写要写不对,爸爸会惩罚他。
哦,原来是这样!知道了原因我就告诉他卸下心中的包袱,学不会或者忘记了也很正常,及时复习多下功夫,但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对的,我也向他保证爸爸以后不会那样对待他,事情到此是解决了,但后期我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期。
一般什么情况下孩子会撒谎呢?这里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第一,逃避惩罚;
像上面我家孩子的这种提前写好需要默写的片段,还有考试没考好自己修改试卷的分数…
这些背后的原因都是孩子害怕被惩罚,所以通过撒谎,试图以此来逃避惩罚。但是,往往被发现后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
第二,获得奖赏。
譬如像老师问谁愿意来打扫教室卫生,举手的孩子可能是平时家扫把都不会动的那种;问孩子学校表现怎么样?孩子说很好还得到老师表扬了。
一般用这种方式来撒谎的,是为了获得存在感,需要家长更多的赞赏和肯定。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就可以想一想:你平时是不是对孩子过于严厉,你的惩罚是不是过重?
或者想想孩子内心当中缺乏父母和老师的肯定吗?如果他在学校里并不出众,我们在家里是不是能够弥补呢?
———————————————
我总结整理了如下关于儿童撒谎的情况:
儿童撒谎的四种常见类型分别是:
微不足道型;
吹嘘型;
解释感受型;
分离型。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4~7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微不足道型谎言的高发时期。他们喜欢在各种生活小细节方面,时不时地骗一下你。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的孩子认为,之前我的生活是被爸爸妈妈百分之百知道和掌控的,他们好像有读心术。
7岁以后,孩子的隐瞒可能会变得更有策略,特别是在你管得很严的情况下,他们会发展出各种技能。首先,你需要了解,它确实是孩子的一种智力进步。在这样的条件下,再去采取行为。你可以选择对有的谎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另外一些认真对待。还是拿刚才那个例子来打比方,当孩子告诉你,我已经刷过牙的时候,而你却发现牙刷是干的。这个时候,有的父母就会揭穿孩子:“你骗人,牙刷都是干的,你根本就没刷牙!妈妈要生气了!”这样说的结果,会让孩子沮丧:“唉,还是逃不过你们的掌心。”其实这样反而会刺激他们去想更周全的方法来隐瞒。如果你换个说法:“嗯,你刷过了是吗?我感觉你好像刷得不认真。要不我们再来刷一次,把牙齿彻底刷干净好吗?来,妈妈和你一起刷。”这样说,你根本没有提到骗人两个字,没有贴标签,也满足了他们想有点儿秘密的需求,还展示了你的识别能力。
除了这种微不足道型谎言外,有些7岁以上的孩子很容易开始“吹牛皮”,我们称之为“吹嘘型谎言”。
我现在正在跟踪调研的一些小学里,也发现有很多喜欢吹牛的孩子。他们炫耀自己有很多新潮玩具,但实际上并没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要想搞清楚原因,就需要了解这些孩子能够通过撒谎得到什么。
当他们在吹嘘的时候,一般都可以吸引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在旁边聆听他们的讲述,让同学们都羡慕自己。而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不够好!”所以,他们需要用这些外在的东西,来让同学们重新喜欢上自己。其实,这种心理也就是成人喜欢炫富、晒奢侈品的根源。
上学以后,父母会更加强调成绩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你考到前五名,我就带你去海边旅游,我们最喜欢成绩好的孩子!这个逻辑就是,我们对你的爱是建立在你优秀的前提下,孩子会理解成:如果不优秀,你也许不会那么爱我。所以,当孩子做不到很优秀的时候,撒谎就成了满足这种虚荣心的最好办法,但这种撒谎原本是你给孩子设定的游戏规则。
对待这种谎言,你更加不能粗暴地责备,因为你才是始作俑者。所以,你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太过于强调结果和优秀程度,对孩子没有做到无条件地爱他们。如果你想补救,有几点建议。
每当孩子遇到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首先你的态度应该是没有关系,爸爸妈妈和你一样,小时候也经常遇到自己搞不定的事情。这一步叫作共情,让孩子感觉到没有压力。错误的做法是,我们小时候遇到这种事情,都是自己处理好的,现在你有这么好的条件还做不好,怎么会这样呢?
如果有机会,你可以跟孩子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太好,后来是怎么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还在别的方面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你不要一味地说孩子应该怎样,好像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这本来就是不可能的,孩子要做到就只能撒谎了!
第三种谎言是解释感受型。如果你家孩子突然开始跟同学们说一些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听起来很悲伤,让人同情,但你一下子就看出,这个故事是假的。这时候,千万不要马上批评他们。比如说,有一天,你家孩子在同学面前说自己养了5年的宠物狗死了,狗狗小时候是多么可爱,好多同学听着都流泪了!但你知道,你们家从来都没有养过狗。这种行为不是他们的道德出了问题,而是他们会凭借自己的想象来编故事,作为表达他们最近内心感受的方式。我们成人也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比如说:“我感觉自己的心像被千把刀子扎了一样!”这也是一种感觉描述,而孩子们会直接用一个想象的故事来描述心情,比如说他很沮丧或者很孤独时,就可能会编造一个自己的宠物或者好朋友离去的故事。这是在提醒家长,孩子最近的情绪真的不是很好!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把这个故事解释成谎言。你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定义这件事情: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的,但我们知道你是在表达你的感受,你的心情不太好对吗,可以跟爸爸妈妈说一说吗?这样的问法会为你们接下来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一种,也是最严重的一种说谎叫作“分离型谎言”。这种儿童看上去好像很有主见,而且能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但是,他们简直就是谎话大王,就算是被拆穿以后,仍然坚持谎言。更严重的是,他们甚至会相信自己说的谎是真的!我在参加一些社会援助项目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些偷东西的孩子,他们基本上不是家庭关系混乱,就是长期的留守儿童。但是,当你去调查这种偷窃行为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很无辜,撒谎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委屈得直掉眼泪。但如果他被你抓了现形,他又会马上道歉。大家都很奇怪,这种孩子为什么能够这么熟练地撒谎。
这种谎言背后的原因是非常令人心酸的,所有说分离型谎言的儿童,基本上都是生活压力很大、极不快乐的,所以,他们会怀着非常大的不安全感生活,因为他们害怕被伤害。这些孩子一般都会有很多问题行为,比如说偷东西、搞破坏,但是他们做完坏事以后,其实心里非常明白这很不好,他们内心很希望把那个做坏事的自己和好的自己分开。
那么说谎话,就是分离的一种方法。他们极力地否认自己做过的坏事,以此来维护好形象,久而久之,自己也觉得那些错误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对于这一类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恢复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只有他们感觉到不会被伤害,才可能慢慢不需要用撒谎来保护自己。一般遇到这样的孩子,我建议找专业的心理机构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
以上就是所有有关儿童撒谎的类型。我有一个感触,要让养育过程更加顺利有效,理解对方是非常重要的!当你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内心的动态时,就可以在今后的教育决策中,做出更人性、更有爱的教育举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