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抑郁症状不明显易被当成叛逆(青少年叛逆期和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10-19岁人群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所有精神卫生疾患中有半数始于14岁,但大多数病例未被发现,也没有得到治疗。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是青少年患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杀是15-19岁儿童的第三大死因。
●研究显示,青少年群体中符合抑郁症标准的比率高达11%,远高于普通人群(普通人群的抑郁症患病率约为2%,所有抑郁的患病率约为6%)
这些让人心痛的数据,和一桩桩家庭悲剧的轮番上演,应该足以敦促我们去直面与反思,而不仅仅是指责与忽视。
这是长期存在于我们的青少年教养理念中的一大误区,“年轻人只不过是小叛逆,长大了慢慢就好了,这只是成长的烦恼,或者是长大必要的代价”。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的教养观念,让多少孩子抑郁的孩子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
因此,如何区分“成长的烦恼”和“抑郁”,就成了当前父母最大的困惑,只有清楚了两者的区别,才能让父母能够更客观地认识问题,给予孩子们及时的帮助与干预。
青少年常见“越轨”问题行为
在十几岁的青少年中,不时心情低落或者行为逾矩是常见的,但是抑郁和相关的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与此不同。青少年的情绪问题的负面影响远不止情绪波动和问题行为,也会影响孩子人格的核心特质。多逆反和不健康的行为与态度,只是一种表象,实际上,他们是在试图以此应对一些强烈的痛苦情绪和内心冲突,同时他们的生活学习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少年“越轨”问题行为:
●学业问题:在学校,出现出勤问题,拖欠学习任务,难以完成作业,乃至留级或辍学。
●沉迷网络:青少年可能会通过上网来逃避现实的压力和问题,寻找认同和情感诉求,但是过度的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孤立和迷失。
●冒险行为:被抑郁症困扰的青少年可能会有危险或高风险的行为,比如危险驾驶、物质滥用(吸毒或酗酒)、没有保护的性行为。
●暴力行为:一些青少年可能产生暴力倾向,霸凌、偷窃、蓄意破坏等违规违法行为。
●其他:青少年抑郁也与一系列其他的精神健康问题有关,包括进食障碍和自残行为。
青少年抑郁VS成长阶段问题
父母如果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患了抑郁症还是只是遇到了青春期的成长困难,考虑一下以上症状持续了多久,孩子的性格的变化多大,孩子的生活学习是否受到很大的影响。成长激素和压力可能会让青少年偶尔感到情绪变动和焦躁不安,但如果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或易激惹易怒,出现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问题行为,需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干预。
父母在第一时间能了解孩子们的情绪困扰,识别抑郁症的信号,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时需求帮助。青少年抑郁的信号和症状:
◎悲伤或无望感,容易哭泣或时常哭泣
◎容易激惹、愤怒或总有敌意
◎烦躁和躁动不安
◎饮食或睡眠习惯的改变,暴饮暴食或没有胃口
◎失眠或早醒
◎经常抱怨身体不适或疼痛
◎注意力难以集中
◎精力缺乏,被动消极
◎在学校表现不佳,不想上学,拖欠作业
◎对曾经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与家人、朋友交流减少或中断
◎无价值感或无用感
◎自我伤害行为,比如经常性的割伤
◎自杀的想法
青少年抑郁容易被误解或忽视
在青少年中,易激惹比悲伤情绪更为常见,一个抑郁的青少年有可能是爱发脾气、有敌意、情绪波动大,易受挫,易暴怒。
抑郁的青少年经常抱怨身体的不适,比如失眠,头疼或胃疼。经过身体检查并没有发现医学诱因,这些隐痛和疼痛可能暗示着抑郁症。
抑郁的青少年对挫败和批评高度敏感,被“无用感”所困扰,容易因为被父母或老师批评、与朋友争执或冲突、考试失利、而感到很强的受伤或挫败感。
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青少年抑郁症,如果出现孩子出现异常的行为和表现,一定要要认清二者之间的区别,及时让孩子进行自我调试,如果调节没有好转,应及时找专业的心理医疗机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