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舍爱与自由 是给儿子(给予孩子爱和自由)
刚刚戒了吼叫的爸爸妈妈常常把“温柔而坚定”当“救命稻草”。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它看起来的确比吼叫“高级”了许多,但新鲜劲一过,“救命稻草”居然不管用了。
孩子变成了软硬不吃,是来折磨“老母亲”的吗?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1.讲道理不听,揍一顿没效,娃软硬不吃
很多父母带着焦虑急求一种所谓的“标准程序”,让孩子变得“听话”。
想象中的“标准程序”是什么样的:看着孩子的眼睛+语气温柔+询问孩子的看法+孩子变得听话……
实施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孩子不按套路出牌,你已经做到了“标准做法”,孩子却理都不理地扭头就走。
寻求“标准程序”的父母,遵循的依旧是“控制”的规则。
曾经看到知乎上一位网友的留言:
我妈妈是非常强势,控制欲非常强的妈妈。
我很清楚她从来没有想真正和我谈谈,所谓的谈谈,只是单方面的无休无止喋喋不休的教育,而已。
她经常说我软硬不吃、冥顽不灵。
我不说话,是因为我只要开口,说的话立即被贴上“天真”“异想天开”“傻到家了”“不切实际”等一大堆标签。
哄我开口的目的是让她的说教找到更精准的切入点,从而发泄她的情绪,把我变成她希望的样子,压根不是想要了解我在想什么。
我在她眼里的样子,是又弱小又愚蠢,不需要被了解,只需要被教育。
所以我一开口,两句之后就会被“可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知不知道”“你还不明白”这一类的话打断,然后永无休止地重复她那一套大道理。
积威日盛之下,她变成了情绪上来以后,一定要说教到她“满意”为止,激动的时候甚至骂我。
过瘾了开始后悔,觉得应该和我好好谈谈,又和颜悦色地把我叫过去要谈谈。
她似乎觉得可以“掌控”我的情绪,无论是“软”的一套还是“硬”的一套,我都得心平气和。
时间一长,我变得“软硬不吃”,拒绝和她沟通。
父母教育孩子一会“软”,一会又“硬”,孩子当然也不知道该吃那一套,给孩子造成一种严重的混乱感。
破解这个剧情的核心是:看到“我可以掌控他人的情绪”是个幻想。
2.为什么“温柔而坚定”不管用呢?
父母嘴上说着界限清晰的话,心里却依旧上演着彼此操控的戏:
我都说了这么多了,既没打你,又没骂你,你怎么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场戏里,父母认为自己付出够多了,够“体谅”孩子了,孩子就应该按照自己“想象”的一样变懂事。
实际上,很多妈妈一直活在没有界限感的幻想中:我只要做得足够好,足够温柔,足够陪伴,孩子就会理解我,不哭不闹的听话。
在孩子软硬不吃之时,父母就更需要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哪些是他能掌控的,哪些是不能掌控的:
“那双鞋真的很好看,我儿子真有眼光,不过对不起,妈妈的钱没有那么多,不能给你买,你长大后自己有能力了可以自己买。”
“你想暂时不上学,在家休息是可以的,但学校设定的休学都是有期限的,你要知道真实的后果是哪些。”
“我也不再催你睡觉,你自己设定闹钟起床,时间安排你自己决定”
……
家长给自己树立界限意识的同时,也和孩子约定规则,让他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育儿不是话术,是一场持久的修行。
要明白,没有任何两个成年人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3.怎么把握给孩子的“自由度”
如果确定要给出一个放手的原则,心理学家尹建莉的建议是,
在每一件具体事情前,不要控制,要引导;
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
不要怀疑,要相信;
不要插手,要接纳。
有家长提问:孩子需要的爱和自由,我都尽力给了。
比如他晚上打游戏不肯睡觉,10点不睡,我不说话;11点不睡,我还能忍;到了12点他还在房间里边喊边玩,难道我还要继续给他自由吗?
从耐心到无法忍受,你觉得孩子在挑战你的底线,这都是“敌意”的投射。
你的头脑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健康着想,而真相是你觉得孩子沉迷游戏不肯睡觉的行为是在攻击你,你为此焦虑心慌,其实是你在对孩子表达敌意。
如果妈妈非常有边界感,知道孩子沉迷游戏,是利用玩游戏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释放自己压抑的愤怒。
妈妈并没有因这件事升起敌意,不再干涉孩子,就可以让孩子通过自我整合,释放出压抑的攻击性。
写在最后: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它有内在的生命力和能量。
父母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和养分,让生命成长为他原本的样子。
假如孩子是一颗麦粒,它迟早会长出麦穗;假如孩子是一株狗尾草,它再努力也成为不了玫瑰花。
然而做一株狗尾草又何妨?狗尾草也自有它的美好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