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才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呢?(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观后感)
很多父母常说:“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
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否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如何父母如何去处理好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会涉及到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等,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提升亲子沟通技巧三大课程,分别是NLP亲子沟通,高效能亲子沟通,GROW沟通等,家长你学会运用哪些?
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深层的渴望。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德博士,通过40余年研究发现:
父母看到的是孩子逆反、攻击、欺凌等行为问题,但却并未看见行为隐藏下的内心渴求、方向迷失。
内心意愿被深藏、被漠视,得不到精准回应,孩子就会迷失,也会疏远与父母的关系,而这使得父母更无从看见孩子。
如此恶性循环,孩子内心不断积累的缺失感,最终变成影响成年后的原生家庭问题。
亲子关系是如何破裂的
孩子与父母关系亲密时,他们会信任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是对父母深深地依恋。
父母如果忽视亲子关系,只在乎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甚至为了逼迫孩子学会某种技能,与孩子发生冲突,就会使亲子关系变得很糟糕。
孩子生来很依恋父母,但依恋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一样,也是不稳定的。
人类可以依恋很多东西,比如工作、家庭、朋友、兴趣、某种信仰等等。
同样,对孩子而言,依恋对象也可以改变。
诺伊费尔德将孩子不再依恋父母、受同伴关系主导的现象称为同伴导向。
同伴导向的孩子喜欢学习同伴做事原则和价值观,以获得同伴的好感。
但同伴无法替代父母完成正确引导。他们就像盲人牵着盲人,虽然失去了方向,自己却浑然不知。
那孩子可以和父母、同伴同时建立依恋关系吗?当然可以。交朋友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儿时的好伙伴对一个人尤为珍贵,甚至一辈子都难以忘怀。但前提是,这些关系不与亲子关系产生冲突。
精神分析理论里有一句话: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
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父母应该知道,自己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关系问题导致的行为问题
一旦孩子没有被看见,就会出现哪些问题呢?作者在书中列出了很多问题,像是成绩不佳、校园霸凌、叛逆等问题。
孩子的成绩不佳,究竟跟我们的关系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是这么说的:只有依恋关系安全稳固了,孩子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去勇敢探索未知世界。
想要调和孩子厌学念头的因素,同样需要培养健康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才能感受深层的情感和脆弱感。
依恋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即使没有好奇心或者吸取教训的能力,依恋也能完成任务。
校园霸凌是怎么来的呢?依恋关系是可以转移的,强制要求某个人按照自己说的做,并控制整个环境,让某个人做某件事情,也叫依恋关系。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行为。
叛逆是我们每个父母都议论的话题。比如父母让写作业,孩子就是不愿意写;父母让往东走,孩子偏要往西走。什么原因呢?
其实是因为我们每一次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想跳过关系直接得到结果,而孩子会因为逃避这个结果,产生逆反心理。
当他没有办法跟父母建立足够链接的时候,他就不会把自己脆弱的那一面交给父母看。
也就是说,他很痛苦,他很难过,但他说了你也不懂,你觉得都是他的错,或者一个巴掌拍不响,总归是他的问题,那他就不会告诉你他的想法。
如何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看见了的依恋关系的重要性,父母们应该明白在孩子真正成熟之前,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回到正轨的唯一机会。
稳定的依恋关系是教养的根基,只有孩子依恋父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孩子才能在父母的保护下,慢慢长大,实现真正的独立成熟。
父母应该以恰当的方式靠近孩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不是硬生生地、高姿态地去纠正孩子的行为。
想让孩子依恋父母,就需要让孩子知道父母需要他、喜欢他,对父母而言,他是最特别、最重要的。
父母给孩子的爱,不能附件任何条件。
孩子没有成熟之前,我们催着他们长大,害怕他们退化,这种做法其实是在将孩子往外推,而不是拉向我们的怀抱。
孩子的成长、成熟并不是靠父母催促出来的,而是他自然成长、自发实现的。
自然界自有更替,没有谁为了春天而拒绝冬天的到来。
同样,我们不能为了孩子的独立,而拒绝他们依赖父母。
养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着怎样做好父母,自己要不断地去成长,这样还能更好地去养育孩子。任重而道远!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正是父母眼里的光照亮了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