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父母毁掉孩子自信最伤孩子的行为

五种父母毁掉孩子自信最伤孩子的行为(五种父母毁掉孩子自信长大了越来越怨恨父母)

网上有个问题:你父母做过对你伤害最大的事是什么?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有一位网友的评论引起了很大的共鸣:“他们给了我一辈子的自卑。

五种父母毁掉孩子自信最伤孩子的行为

浩浩妈妈眼里,儿子是个特别“没出息”的孩子,浩浩妈妈总是恨铁不成钢地抱怨,做啥啥不成,一点小事儿,就哭哭唧唧。

积木搭到一半倒了,浩浩咧开嘴就哭;

和小朋友发生争执,被抢了玩具,浩浩就知道掉眼泪儿;

出去玩,从来不敢主动和别的小朋友打招呼;

答不出问题,就撇撇嘴眼圈红;

爸爸妈妈和朋友聚餐,浩浩一个劲儿往父母身后躲,不敢和人说话……

浩浩妈妈在群里抱怨“我和孩子爸爸都是很自信的人,为啥生个儿子,却这么没出息呢?”

难道说孩子不自信,怕输自卑是天生的吗?

心理研究发现:孩子的自信萌芽于3-4岁,4-5岁的孩子就已经具有早期而有意义的自信。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越长越自信乐观,而有的孩子却变得自卑懦弱呢?

实际上,孩子后天是阳光还是自卑,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建立孩子的自信过程很漫长,但是毁掉孩子的自信,却只要简单5步就够了!

经常和别人家的孩子比

《少年说》中,一个女孩委屈地希望妈妈再也不要拿自己和别人比,这让她感到很受伤。

面对女儿的哭诉,妈妈不以为然地说“我认为你应该这样做才能事半功倍”、“我是为了你好”、“我不打击你,你就可能有点飘”

在爸妈眼里,用“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胜负欲和自尊心,让孩子更加努力。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当孩子听到父母不断赞扬别人家的孩子时,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父母爱的是他,而不是我”。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嫌弃,厌恶,从而会产生自我厌恶。

在父母的不断比较中,孩子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我评价不断降低,他们会变得敏感、焦虑,产生无力感,甚至出现抑郁情绪。

总是不断否定孩子

《爸爸去哪儿》中,杨烁是一个非常喜欢否定孩子的父亲,他对儿子不是责骂,就是嘲讽。在他的不断否定下,杨雨辰总是哭丧着小脸,双眼无神,情绪敏感。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严厉和不断否定,对孩子不是爱,而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孩子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地批评、指责和嘲讽中,他们得不到父母的肯定,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情绪总是处于惶恐之中,内心没有安全感。

他们开始认同父母的否定,认为自己做什么 事情都是错的,他们习惯了否定和自我否定,渐渐地失去了自信,变得敏感谨慎,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做,去争取,因为在他们心里自己注定是个失败者。

可以说试图用否定来激励孩子是最愚蠢的做法。孩子需要肯定而不是否定。不断地否定只会让孩子被打压,变得胆小懦弱。

替孩子决定一切

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不会做,很多决定都做不好,于是就伸手为孩子包办了一切。他们从来不会问孩子的意见,而是擅自为孩子选择,为孩子做决定。

父母的包办让孩子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他们会认为“反正我也做不好,反正做不好会被骂,那还不如不做!”

慢慢地孩子就失去了做事情的主动性,成为了一个没有主见,没有想法的人。一旦让孩子独立去做事,做决定,他就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优柔寡断,一点能力也没有。

喜欢抱怨生活

充满负能量的父母养不出积极向上的孩子。

父母不断抱怨别人的不好、抱怨工作的劳累、抱怨生活的不公,觉得任何人都对不起自己,任何事情都不公平,家里总是充满了负能量。

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孩子,也会成为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

他们心胸狭窄,特别是当他们考试成绩不好,工作遇挫,失恋,和朋友闹矛盾的时候,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都是他们的错”,

他们痛恨老天的不公,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对他人充满了怨气。

他们善于推卸责任,喜欢逃避,最终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和信心。

很少陪伴孩子

《积极心理学期刊》发表的论文中写到:“儿时能得到父母温情、回应的调查对象,生活满意度较高,心理更健康。与之相反的是,(父母)控制欲强与(调查对象)生活满意度较低及心理健康较差存在显著关联。”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是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父母缺位,长期被忽视的孩子,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性格孤僻、暴躁易怒、自卑敏感,不自信,不阳光。

他们渴望爱,又不敢爱,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对亲情,友情和爱情总是患得患失,处于矛盾的心理。

英国文学家培尔辛曾经说过:“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如果一个人没有自信,胆小自卑,敏感懦弱输不起,他的人生注定处处受挫,不会幸福。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道:“自信须从幼年培养,不然,成年后再作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孩子的自信不仅仅是多鼓励,多引导,多指导孩子勇敢面对困难。更多的是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否是正确的,是否是正面的,积极的。

强大的内心,稳定的内核是决定孩子未来是否幸福的重要底色,而如何帮助孩子打好幸福的底色,关键就在于父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5日 上午5:00
下一篇 2023年1月25日 上午7:01

相关推荐

  • 如何干预自闭症儿童(怎么让自闭症儿童安静下来)

    如何干预自闭症儿童(怎么让自闭症儿童安静下来)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可能很难管理自己的行为。即使是高功能的孩子也会在对典型同龄人来说只有轻微挑战的情况下“崩溃”。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

    安全意识 2022年7月8日
  • 如何防止儿童被拐

    如何防止儿童被拐(怎样防止儿童被拐)   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孩子的空闲时间变多了,爸爸妈妈要时刻警惕孩子被人贩子拐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贩子诱拐孩子的方法层出不穷。今天小…

    安全意识 2023年1月5日
  • 如何教育孩子防诈骗(如何教育孩子防拐防骗)

    最近,“网络诈骗盯上中小学生”上了热搜。 其实这样的热搜天天都有,翻了翻历史你会发现,原来我国的电信诈骗上个世纪90年代在台湾出现,然后2003年在内地兴起。 最早的网络社交平台只…

    安全意识 2022年4月23日
  • 教育孩子防骗最好的方法(孩子被骗应该如何教育)

    近日,被拐走14年的孙卓终于与亲生父母团圆,引发人们的关注。怎样才能让孩子远离人贩子,让悲剧不再重演?怎样让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受骗被拐?昨日,市公安刑侦总队五支队三大队大队长…

    安全意识 2022年4月28日
  • 西方国家多举措保护被拐儿童吗

    西方国家多举措保护被拐儿童吗(防止儿童被拐) 完善立法与救助体系并举 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部分之一,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会讲到如何…

    安全意识 2022年11月29日
  • 会不会有胎梦这样的事情(梦到自己的孩子溺水又被救起)

    说起胎梦,很多孕妈妈都曾做过。我听得最多的一个说法就是梦见蛇就会生男孩,而梦见花就会生女孩。 说起来,对于胎梦能够预测男女这件事儿上,很多中国老百姓那是深信不疑。还有人总结了各种类…

    2022年5月10日
  • 初中自学方法和技巧

    初中自学方法和技巧(怎样学好初中的方法技巧) 不管你是初一还是初三、初四的同学,其实大部分同学其实并没有运用学习方法,他们有的只是把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当成了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

    安全意识 2023年2月1日
  • 如何教育孩子不要做危险的事情(如何教孩子防范危险)

    孩子的安全一直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但仍然有许多悲剧在不断上演。 前段时间,河南郑州一名女子带着两个孩子走到小区的升降栏时,指示孩子穿过升降栏。但没想到,升降栏突然启…

    安全意识 2022年5月5日
  • 如何对孩子进行防骗术的教育(怎么教孩子防骗)

    莘莘学子们稍不注意 就可能陷入“诈骗陷阱”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 骗子们往往会 “精准施策”、“因人施骗” 1 小学生篇 小学生没手机、没账号、没支付宝,怎么骗?家长有啊!开学…

    安全意识 2022年5月4日
  • 给孩子普及危险教育(危险知识教育)

    当发生危险时,一些儿童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知识,导致意外发生,酿成悲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经常给孩子普及安全知识,让孩子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 发生火灾时,如何安全逃…

    安全意识 202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