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什么都磨蹭,那是因为你废话太多了吗(孩子做什么都磨蹭,那是因为你废话太多了怎么办)
清晨,妈妈着急地喊孩子起床,孩子答应着,可迟迟没有行动。
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父母应该承担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中华传统家庭教育直播课里,会系统的讲解如何培养孩子的勤与俭,让孩子能够按社会准则来去生活,将来出社会工作40年当中,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依然在睡。
妈妈着急地拍了一下孩子的屁股:“快起来,上学要迟到了!”
孩子揉着眼睛不情愿地开始穿衣服。
看着孩子慢腾腾地动作,妈妈心急火燎:“快点啊,这样磨蹭,非迟到不可!”边说边帮着孩子迅速地穿好了衣服。
妈妈:“快去洗脸刷牙。”
孩子:“妈妈你别催我行吗?”
妈妈:“催你还这样慢呢,快点!快点洗洗干净吃早饭。”
孩子进了卫生间,妈妈也跟了过去,帮孩子洗了毛巾并挤好了牙膏,叮嘱道:“抓紧时间,别磨蹭了。”
孩子不耐烦地答应道:“知道了,妈妈,就知道催催催!”
……
教育故事
带着满肚子的疑问,妈妈走进了家庭教育课堂,一位专家分析了孩子种种不良行为的原因及教育引导对策,其中就包括孩子磨蹭的问题。妈妈如获至宝,赶紧回家实践。
第一天晚上,孩子睡觉前,“孩子,妈妈要和你商量件事。”
孩子说:“妈妈,说什么事啊?”
妈妈很认真地对儿子说,“每天早上都是妈妈催你起床,把没有睡够觉的你从睡梦中叫醒,妈妈觉得自己好残忍啊,从明天开始,妈妈再也不想当残忍的妈妈了,妈妈决定以后不再催你起床了!”
“那我上学迟到了怎么办?”儿子很为难地问。
“我想,你都8岁了,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
“还是妈妈叫我保险!”儿子想了想说。
“妈妈天天催你起床,你不烦妈妈都烦喽!”妈妈不动声色地说。
“那,那可怎么办?”儿子抓抓小脑袋,然后说,“要不,你给我买个小闹钟,让小闹钟叫我起床?”
“这个主意不错!”妈妈立即表示同意,并答应明天带孩子把小闹钟买回家。
小闹钟是儿子自己挑选的,形状是一个圆圆的大熊猫头像,儿子喜欢得不得了。
第二天晚上,睡觉前。
妈妈教会儿子使用小闹钟,儿子自己要求把小闹钟的时间定在早上六点半。
第三天早上,六点半。
妈妈故意赖在床上假寐,等小闹钟叫起来,儿子突然大喊:“妈妈,快起床!到点了!”
听到儿子从床上跳下来的声音,妈妈在被子里笑。
第三天晚上,又到儿子写作业时间了。
以前,儿子写作业,妈妈都要一遍一遍地催促他,好像写作业不是他的事。不管妈妈怎么催他,他也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是摸摸这个,就是动动那个,折腾到很晚才能把那本应该20分钟就能做完的作业做完。
但是,听了专家的报告后,妈妈决定按照专家的意见改变策略,既然原来的教育方法无效,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妈妈不动声色地做自己的事,儿子的作业嘛,做不做是他的事,我为什么要管呢?
“妈妈,你怎么不催我做作业呀?”晚上9点的时候,儿子终于想起做作业的事来了,很奇怪地问妈妈。
“妈妈决定了,从今天开始决定不当‘催命鬼了’!”妈妈轻描淡写地说,“你的作业是你的事,你想完成就完成,你不想完成我也不再逼你,我不想做个老惹孩子不高兴的妈妈!”
听了妈妈的话,儿子吐了吐舌头,竟然乖乖地开始写作业。妈妈迅速记下儿子开始写作业的时间:晚上九点十分。
当儿子一声惊喜地喊叫“写完了”,妈妈看看表,十点四十分。
“儿子,你从九点十分开始写作业,十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在妈妈的记忆里,你第一次这么快就完成了作业,妈妈真为你高兴!”
第四天晚上,妈妈依然做自己的事情,不去催促儿子,结果,儿子在八点半开始写作业,九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当儿子把写好的作业递给妈妈的时候,妈妈使劲拥抱儿子,高兴地告诉他说:“儿子,你昨天从九点十分开始写作业,十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用了一个半小时,可是今天你从八点半开始写作业,九点四十分就完成了作业,比昨天提前了20分钟,我怀疑你是不是在和时间赛跑啊?”
“和时间赛跑?”儿子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妈妈,“好,我要和时间赛跑!我要跑在时间的前头!”
专家点睛
如今,不少家长为孩子的磨蹭问题头疼,就像故事中的妈妈一样。而孩子呢?孩子起床磨蹭,吃饭磨蹭,走路磨蹭,写作业更磨蹭,本来十几分钟的作业他一个小时也做不完,就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
那么,孩子为什么磨蹭?该如何改正孩子磨蹭的坏毛病呢?
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儿童明显地比其他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想办法慢慢改变。
缺乏时间观念
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小学儿童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他并不能理解1个小时到底是多长时间,自己在1小时内到底能做多少事,结果,因为贪玩,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虽然家长一再强调要抓紧时间,但是孩子根本不理解如何做才叫“抓紧时间”。
抵抗心理
那些只在做作业磨蹭的孩子,可能是孩子产生了抵抗心理。因为他如果早早地做完了作业,家长就会让他做这做那,尤其是让他多做些练习题,可是他是不愿意做的,家长逼迫的结果就使孩子学会了磨蹭,通过做作业磨蹭来逃避不愿意承担的任务,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称之为抵抗。
家长要求太严或包办过多
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严,几乎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时间,所以,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边写边玩,能凑合就凑合,能磨就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玩耍的机会。
有的家长对孩子包办过多,明明看到孩子磨蹭,还不断地迁就孩子,总认为孩子太小,长大就好了,因此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帮孩子穿衣服、挤牙膏、系鞋带,帮孩子削铅笔、检查作业、收拾书包……结果,孩子越来越依赖父母,认为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在后面顶着,因此才不急不慌。
竞争意识不足
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孩子,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总是硬着头皮应付,在学校里也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学习兴趣很低,对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能拖就拖。
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给孩子一方自我的空间
有条件的家庭,一定要为孩子增设一个单独书房,里面配上写字台和书柜。住房条件不允许的家庭,也要为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墙角,放一个书桌。这张书桌最好是专门供孩子学习的!书桌要美观舒适,不同的抽屉里要分门别类地准备好做各门功课所需的工具:剪刀、裁纸刀、胶水、胶带、颜料、水彩笔、白纸等,这样当他需要时,立刻就能找到,不会因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断作业,心生烦躁。书桌要整洁,在学习前把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拾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书籍、作业本等,这样既免得其他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孩子铺开了写。这书房或书桌就是孩子在家“工作”的地方,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来,便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学习,就像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刻来了精神一样,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地点动力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