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春期孩子气死(呵护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他的心理发展特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孩子心理建设的直播课里面有详细的讲解,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系统的去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是每一个家长必学的课题,家长你认可吗?
别太当回事,和孩子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看看他需要什么帮助。
问题:
我今年42岁,本来保养得还不错,自从儿子进入青春期,我就变得脾气特别不好,眉心有了明显的纵纹,心脏也经常不舒服。他小时候还比较听话,现在我随便跟他说句什么,他都会出言不逊。为什么这么不尊重不在乎父母的感受呢?我们都是最关心他的人啊。真是气得要死,想:这孩子不要了,可他过一会儿又来和我说话,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唉,这日子怎么熬啊?
回答:
谢谢你的信任。
这“熬”字说得真好。对于很多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来说,初中这几年是比较辛苦的。
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质层的发展远远不能匹配掌管情绪的杏仁核,荷尔蒙的大量分泌,也让孩子暴躁易怒,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够。
出言不逊的背后是有生理发展基础的,这不是他主观能够控制的。
就像你说,他缓过来之后,也知道妈妈受伤了,会内疚,会过来和你说话。细心敏感的你一定要捕捉到这个部分,领他这份情:他的内心是爱你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他知道你是关心他的,但是他没那么大动力和热情去理解你、体谅你,因为他的热情都集中在“自我”上:我要干嘛,我喜欢什么,我在乎什么,我不想干什么……老师、父母的“指手画脚”,简直是对他们自我探索的侵犯,“怎么能听你的呢?那还是我吗?”
更会让你生气的是,从大样本的青春期研究来看,初中阶段的孩子愿意听同伴那些不着调的话,也不愿被父母的关心和唠叨束缚。
别把他的出言不逊认为是缺乏对父母的孝顺和爱心,其实,孩子很多不当的言行可能和父母没有直接关系,就是遇到什么事情了,觉得烦躁,控制不住自己。
这样想想,是不是没有那么生气了?
当然,在乎亲子关系的你还可以更进一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看看他需要什么帮助。
比如,他容易激惹,那么就回想一下,我做什么的时候更容易激惹他?
我自己的感触是,说了很多次不听,我就容易用指责和批评的语气唠叨,这个时候孩子就会烦躁,用敌意和愤怒推开我。
但是,作为父母,该提醒的事情还是要提醒啊,怎么办?不是还有温馨提醒吗?比如,给孩子端一盆爱吃的水果,顺便说一句:“别忘了收拾房间哦。”你也别期待他会怎么热情回应,只要你没有散发批评、指责的气息,通常情况下,孩子的反应都不会激烈,更可能是领情:“我知道了。”
有一个朋友分享过她的幽默提醒法,不知道适不适合你。女儿经常对她说脏话。她以前先是义正词严,后来是作势要打,再后来是真打了,可孩子被打以后又倔又伤心:“你打死我算了。”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没办法,她不得不换了一种方式,不再当真了,只是每次孩子出言不逊,她就很夸张地捂住胸口:“啊,受伤了!痛!”就像演舞台剧,女儿看得哈哈大笑。幽默缩小了两个人的隔阂,时间长了,女儿的这个习惯好像就这样被冲淡了。不过,她再三表示,并不在乎是不是自己的方法用对了,重要的是,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她扛过去了。
虽然小时候的孩子更加可爱,但时间不会为我们这些父母停留,它马不停蹄,一路向前。我们也只能接受现实:别被他气坏了身体、气老了容颜、气乱了节奏,好好稳住你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