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岁叛逆期玩手机,几乎是家长的“通病”,手机上的“青少年模式”在不可更改的情况下,也不能够完全关闭。尤其是当未成年人进入青春期后,越发地渴望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即使是高考之后,家长也不能再把手机当成了孩子手中的“小伙伴”,而是应该把手机当成一个培养孩子良好性格、行为习惯的“助力器”,“助力者”的角色从家长变成了孩子的“教练”。
当今社会变化激烈,信息量大,即使是成年人对于手机也都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当孩子使用手机时,父母是要履行监护职责的,孩子不是用来玩手机的,而是用来学习和查阅资料的,在孩子的手机上也是家长需要有一定的严格管控,不要把手机当成了孩子的“保姆”,父母应该适度降低手机的使用频率。
2. 父母要以身作则
很多家长都认为手机是孩子的“保姆”,因为自己离不开手机,甚至有些家长会将手机作为孩子的“玩具”,把手机当做“哄孩子”的工具。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的行为就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痕迹,当父母沉迷于手机时,孩子也会学习父母玩手机的行为。在模仿家长玩手机时,孩子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把手机当成了父母的玩具。孩子的潜意识里想要玩手机的欲望就会被逐渐养成。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手机,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只要你能坚持阅读、运动、旅行,孩子也会越来越爱运动。
3.父母以身作则
家长要严于律己,不要自己都还没到“手机”的时候,就让孩子远离手机,自己也要行动起来。
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虽然在看手机,但是并没有发出类似于手机发出的声音,也没有拿起那个声音的。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手机,父母要先做好榜样。
那么,父母回到家后,最好把手机调成静音,并且不要总是玩手机,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4.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就像是一块神奇的石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影响极大,孩子耳濡目染,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如果你总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孩子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爸爸妈妈,请你们再玩手机,我就长大了。”
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陪孩子讨论相关的话题,并和他一起探索这个有趣的世界。
5.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小时候其实也没有什么自制力,特别是当他们想要玩手机的时候,如果家长不加以限制,他们会一直想着玩手机。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认为可以在手机里获得无比重要的知识,这会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作为家长,可以在孩子手机上安装一些学习软件,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再无聊,同时也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这样子也能够让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变得更加专注,家长也能够轻松一些。
6.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当然手机的问题也是需要限制的,不过也不能因为这种禁止就放纵孩子玩手机,让孩子对手机的渴求越来越多。
这样只会让孩子对手机越来越上瘾,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孩子的视力下降,对身体发育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因此,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定下合理的规矩,让孩子能够自我控制。
这样的话,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这个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