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18岁叛逆期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关爱他们。
16岁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知道,你仍然爱他们。也许你的孩子没有钱,但是你可以,帮助他们。
20岁以后,叛逆的孩子开始啃老,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能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也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甘心受父母控制。
如果孩子不孝顺,不明白父母的辛苦,那是父母的责任。但是,这并不代表孩子不孝顺。
正如案例中的小翔一样,根本不知道感恩。
甚至连父母对他的付出都不理解,他还会觉得自己的付出不被认可,也不愿意去感恩。
可是,没有人愿意付出,没有人愿意去感恩,反而会觉得理所当然。
而且,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爱的链接。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把“付出”变成“收获”。
06
为人父母的最基本的义务,就是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付出多少,不管收获多少,都该被珍惜。
这是一份对爱的最基本的责任。
当然,对孩子的爱也不能全权包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决策。
她只是需要被尊重,被认可,被认可,被认可,当她有了自我意识,她有了主权,她才有机会去独立。
所以,父母要尊重她的选择,让她自己去做决定。
她的选择,可能不是你“命令”的结果,更像是她在试探你的底线。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态度越平和,孩子越有主见,这也是给孩子一种正向鼓励,对孩子来说,父母也是一种爱的教育。
02 怎样给孩子“心理营养”
作为父母,我们要懂得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和肯定,可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做决定。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收拾玩具,整理自己的书包等。
让孩子从他力所能及的小事中,获得成就感,这会使孩子更加自信,形成主动积极的习惯。
只有内心被父母肯定的孩子,才会拥有自信,从而不向外表现出“不想当班干部”“想当班干部”,看到周围人都想当“班长”,从而激发出责任感。
03 孩子没有独立意识,喜欢依赖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理所当然的。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产品”,需要父母的帮助。
事实上,“啃小族”终究不是孩子自己的,当家长用“成绩”作为孩子未来发展的挡箭牌,孩子长大后就会成为无用的人。
一个从小有独立意识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也更能体谅父母的不易。
孩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他才能更加自主,如果他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足,他就会缺乏创造能力,被父母溺爱成“巨婴”。
父母的溺爱,对孩子来说,不但不会带来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会让他变成一个只会依赖别人的人。
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不能独立自主。
而这种“巨婴”,不是父母,就是不听话的孩子。
有一种性格,不听话的孩子,既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待,也是孩子成功的最大阻碍。
父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只会用“听话”“反驳”来挽留孩子,
当然,这些都是父母期望的孩子,他们也是愿意付出努力去创造的孩子。
这时候的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2、父母和孩子,该守的“界线”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依赖于父母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决定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
因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父母是什么样的,在他眼里就会是什么样。
心理学上说,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三、如何激发孩子的主动性?
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取决于童年,人生的价值取决于过去。”
孩子生命的价值取决于父母的鼓励、肯定、赞扬、认可。
在教育过程中,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控制性的、强迫性的,也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家长要从内心尊重孩子,肯定孩子。
给孩子成长空间,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四、如何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有人说:兴趣爱好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能使孩子更加自信、开朗、积极,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提高。
1.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平时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参与孩子的生活。
可以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去看风景,接触大自然,这些都会使孩子的视野开阔,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