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被父母打

19岁被父母打耳光,男孩只能咬牙坚持打到双耳生风

8月22日,小外孙在广州生活。当天,因没完成作业,孩子把爸爸妈妈给的伙食费,10 元钱扣费了,一共 2 万余元,而剩下的两千元,这笔钱则被他打了染 网,使他的整个生活都变得暗淡无光。

父母打孩子,其实是父母的一种无能的表现。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大脑的某些区域(前额叶皮质)体积比一般的孩子,缩减 5 个回路。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司令部”,负责逻辑思维、计划等高级认知功能,这是人类大脑的研究员,负责管理人的情绪和决策,也就是负责管理他人情绪和决策。

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孩子会处于长期焦虑和恐惧当中,甚至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大脑正常发育。

3. 控制孩子的心理,避免错误

知乎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个小女孩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爸爸我妈妈经常打我,有一次我妈打我的时候还扇了我耳光。”

视频中的爸爸是在某件事情做了坏事,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异常。

这个小女孩倒是蛮不讲理,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

最后,爸爸实在忍不住打了女孩,女孩还手,爸爸还很得意地说:“打得好!”

看着被打的女孩,显然,爸爸做错了什么。

心理学家默薇在《与青春期孩子的18场合》中说:

孩子喜欢不喜欢被打,是因为被打的那一刻会觉得很委屈,不被重视,被指责,不被信任,不被理解。

而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要的并不是父母的打骂,而是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就像是《野性养育》一书中说的: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反抗权威,还会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惜一切代价反抗权威。

所以,父母打骂孩子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他可能会在你打完他的时候,哭着跟你说“我不想再被你打了”;或者在你打完他的时候,跑过来寻求帮助,跟你说“我害怕,我觉得很难过”;或者在你不知道他为什么又犯错的时候,他会骂你“我怎么就不能容忍你,再犯错就打你,让你一直犯错”等等。

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强烈的自尊心,打孩子的时候,其实是想给他们讲道理的,他们也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你应该暗自给孩子思考的余地。

不要让孩子在最需要尊重的时候,被迫接受大人的权威。

第六个叛逆期:6-8岁的小大人儿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他们的主要社交活动,就是在家里,出去玩了,就是出去玩,无论是去商场还是去外婆家,小朋友们都是玩过家家,在自己家里,或者是和小伙伴们玩过家家,有时候就会扮演小大人,家长扮演不同的角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简单,因为孩子小,对家长的指令不感兴趣,所以这时候,孩子想要去和小朋友玩耍,但是他们的能力还达不到,于是,就会出现这种状况,这个时候,大人要注意维护他们的权利,同时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

第七个叛逆期:

7-9岁,准大人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是一个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不让父母叫自己“宝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大人说东,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不讲道理,爱哭啼笑、非常任性、非常任性。

此时,家长要注意了,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这几种情况,很可能是进入“叛逆期”了:

1. 过了“婴儿期”,基本学会了独立

孩子从婴儿期走向独立,与母亲分离,必然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但这种焦虑并不会持续太久,而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逐渐完善自我意识,掌握生活技能,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顺利度过这个“心理断乳期”。

2. 会和家长唱反调

处在“小大人”的孩子,通常做事特别莽撞,并且脾气越来越大,说起话来,话极易发火,甚至不耐烦。

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听取家长的建议,甚至会直接顶撞家长,以示抗议。

3. 家长说什么都成了“屁”,最后反而对孩子不耐烦了

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行为听之任之,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可当孩子变得越来越“听话”,家长就会觉得孩子的叛逆期就会慢慢度过了。

4. 容易受外界影响

孩子如果经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他们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当孩子回到家后,如果受到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跟着父母一起学习,并且也会运用到自己的身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2月3日 上午7:59
下一篇 2023年2月3日 上午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