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实在不听话了,家长有些没辙了,这位宝妈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作为一名成年人,每当我们被自己的孩子气得情绪失控的时候,总是有些特别有办法的办法,但是我想说的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或者说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双方都受不了。
家长有这样的困扰,是因为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孩子的任性。有一次我去我家做客,当时在电梯里遇到了同事,她们夫妻两个正在一起吃饭,孩子非要吵着吃,她们想要孩子不要这样的,孩子必须那样的。
孩子只要想要什么,家长都会满足他们,孩子听了之后特别的伤心,饭也不吃,走路也不想,就想要妈妈抱着,想要妈妈抱着,不想走,有的时候哭闹起来了。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有的时候也想要一个玩具,但是家长不给他,孩子就会哭闹,想要妈妈抱着,就会大哭,在地上打滚,甚至会拍打东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首先,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不要阻止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看着他,这时候我们不去做要求,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安安静静的哭,让他哭出来。
然后我们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孩子哭,并且及时的进行安抚和安抚,直到孩子停止哭。
我家孩子只要一哭,我们都会满足他,此时此刻她的关注点就会在她的需求上,我们可以拥抱一下她,让她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并且让她哭出来,这就是我们给予她的安全感,给她的情感需求做满足。
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孩子就会慢慢的知道哭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以一次的得失事为基础,我们可以和孩子讲清楚,每一次的哭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不需要去解决任何的问题。
第三步、孩子哭的时候,你跟她说“我们有时候需要一些东西,比如说如果你陪着我们,能够陪伴我们的话,你怎么怎么办?”让孩子感受到爱,然后就会变成一个有安全感的人,那么孩子就会知道,哭没有那么可怕,哭也没有那么可怕。
第四步、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又不想改变,那么就要引导孩子先接受,比如我们可以问孩子:“我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我也知道你想要继续玩,但是现在是洗澡的时间,你要洗澡还是要睡觉呢?”
第五步、引导孩子理性思考,找到解决办法,这个过程中不影响到孩子,但是也不影响你对孩子怎么处理情绪的尊重,同时也让孩子知道你的态度,这是尊重。
当孩子把注意力从手机游戏转为了兴趣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想要摆脱这种诱惑,学会如何自律。
三、最有效的方法:父母要制定规则,和孩子一起遵守规则。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德西效应”。
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有了解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这是一种自然的情感。
而我们与孩子沟通时,不管孩子的言行如何,父母都要先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比如我们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自己却常常拿着手机在那刷手机。
我们的世界就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手机肯定会让孩子迷失在一个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中,我们就应该给孩子规定好使用手机的时间,引导孩子合理的利用手机的方式。
2. 转移注意力,制定规矩
当孩子玩手机时,父母可以说:“我们家的规定是15分钟,你可以玩20分钟,如果你能遵守,那么我们的下次就多奖励你玩10分钟。”
这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能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3. 制定规矩,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很容易成为一个小霸王,这就需要家长们制定规矩,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当孩子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后,这种好习惯就会伴随着他们一生,孩子也会慢慢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
4. 对学习、生活都有很好的自我约束
有人说,没有自我约束,人生会变得更糟。
其实,自从孩子有了自我约束的能力,就会自觉不被外物所控制。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提到,自我约束就是指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
一个有自我约束力的孩子,就能够培养出对自己更加合理的自律。
这就意味着,当一个孩子拥有了自我约束力,他就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因为自我约束是决定自己人生的一种力量。
孩子的自我约束力就是这样简单,一旦孩子明白了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也就不会轻易受外界的干扰,更加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