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睿是最不听话的孩子,有一天他突然说不想去学校了,他妈妈知道之后,对着她就是一顿揍,逼着他回家,叫他出门。
结果田子睿情绪激动,在家里摔东西,大声嘶吼,她说自己好累,孩子一气之下就跳起来,连自己都数不清痛不欲生,她以为孩子跳下去了,结果家里人看到孩子跳起来很害怕,跑到奶奶家去找奶奶。
奶奶在我这边待了一会儿,孩子就不见了,她想孩子肯定又去找奶奶了。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到了奶奶家,孩子对奶奶不叫,就是在奶奶家,看奶奶。
奶奶去找,孩子还是不出来,她开始歇斯底里的咆哮,骂:你干嘛要骂我,你为什么要打人,你有什么资格!
更加不肯吃饭,让她饿肚子,最后孩子哭着,奶奶说:你饿坏了,就是生病了,她要找谁呢?
然后就是一顿胖揍,让孩子别哭,乖乖听话。
孩子越来越沉默,到后来在奶奶那里,逐渐大哭成了一个完整的沉默。
然后就是大哭。
等孩子安静下来,她再去安慰,就很快平静了。
但是在心里面却又会感到很难过,觉得自己的孩子真不争气,自己很无能。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孩子的哭泣,就像是一场你自己的无声的哭声,每一次哭泣都带着血泪的教训。
为什么他们不跟你说呢?
其实就是因为你没有被孩子看到,不被看到。
你只能看到孩子表面上是在向你求助,其实孩子最在意的是你的感受。
“妈妈,我不舒服。”
“妈妈,我觉得我会肚子疼。”
“妈妈,我不舒服。”
你可以尝试下面这些话术:
“妈妈看到你这个样子,肚子疼得很久了。”
“妈妈看到你很难受。”
“妈妈看到你的小手上都是很厚的东西。”
在《妈妈去哪儿》节目中,马雅舒对孩子表达了这种看到,并不想看到孩子难受,
还要表达出妈妈的担心。
当马雅舒抱住马雅舒让她儿子给她倒水的时候,马雅舒只想轻声的安慰,而不想让孩子哭。
其实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魔力。
妈妈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并且告诉他妈妈在这个时候不开心,并不是想伤害他,
她需要妈妈理解她。
妈妈没有直接回答马雅舒的问题,而是直接告诉她,妈妈要及时表达出来,并且告诉孩子:妈妈也会担心,你害怕的时候你就会想到妈妈,你肯定会做不到的。
而马雅舒对儿子说:“妈妈也会担心,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好起来的。”
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的成长,帮助孩子度过难关的时刻,就是妈妈给了他力量。
她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而这份力量就是她最大的收获。
催眠中引导她回到过去的那段记忆,当她给孩子鼓励时,孩子告诉她:“如果我这次考不好的话,我妈会难过,那我的考试就完蛋了,如果考不好,我妈会难过,那我就完蛋了。”
当她给孩子鼓励时,她的孩子也跟她一样,她不知道这种安慰的力量到底是来自何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专业老师的一句话,这个孩子找到了调节情绪的办法——“我可以接受自己的状态,我不去影响我的家庭,也可以接纳我的父母,但是这种影响是一种可以被保留的,我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面对这份无力感”。
因为有这样的父母,孩子就能清晰地意识到,无论是谁,都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都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这个家庭都可以容纳下这个家庭成员,而且不是用来被扔下去的。
我们通过这个故事看到一个事实,就是父母和孩子关系疏远了,孩子在他生命中的分崩离析。
夫妻两人离婚,他端着菜刀追着孩子,妻子只顾低头玩手机,一时答应让丈夫陪他们去看望孩子,说完后,自己开始玩手机,孩子很快就跑过来缠着她,还说她要看爸爸才能陪他一起去。
当天晚上,老公一反常态的将手机都给孩子看,跟孩子有说有笑的,直到孩子看见手机没了,哭声也没了,好像没有看见爸爸了。
爸爸玩手机,孩子玩玩具,只是为了让孩子不要吵着他,他在那玩手机,他看他,他的内心也跟着没了感。
所以,家长必须要尽早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关注孩子的情绪。
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容易产生归属感,只有在手机里,他感觉很开心,他才会选择玩手机。所以,家长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他感兴趣的亲子游戏,比如下棋、拼图、绘画、搭积木、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