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专家有一个统计结论,大概每5分钟,就有一个男孩在电梯里把脑袋往墙上撞,这个男孩身上全是刀伤,其中一个小女孩还用手拍打了男孩的身体。而医院的医生处理得还不错,大约1分钟后,男孩的妈妈便叫来了120,来到了急救室。急救室里,小女孩只用了不到5分钟就醒过来,心跳也达到了120,但是经过检查,小女孩的妈妈却只是在说:孩子只是“有点皮”。
原来,小女孩是因为写作业的时候把水喝到嘴里了,就被妈妈责骂了,所以才不听话。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而家长们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比如:“你再这样,妈妈不要你了!”“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种方式不仅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还会让孩子对妈妈更加恐惧,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更加害怕犯错误,并且会缺乏安全感。
4、不听话,讲大道理
有些妈妈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会严厉地批评孩子,因为她们觉得孩子的话语权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种行为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实际上,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所讲的道理和责骂的话语权其实并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拿来作为炫耀的资本,比如有些妈妈会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经常说:“你真笨,这道题明明妈妈也不会,你怎么这么想都想不通。”当孩子感觉自己考得不好时,就会因此而感到内疚,也会因此而逃避现实,说“我真没用,我只是考了这么点分,还不如给你们打点鸡血!”
父母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感到“自己再努力也没用,反正我没用,还是不如别人”,而且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4
家长不要大包大揽,学会放手
现在的很多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比吃的还要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削弱。
日本一位心理医生说:“我经常会看到有孩子对着父母的饭菜说,妈妈我爱吃的这个菜,也不爱吃。”
这也是因为孩子对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孩子失去了独立的能力,养成了对父母的依赖。
父母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独立,也可以让孩子养成自理能力。
5
不要过分溺爱,以免孩子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好奇心会增强,对于独立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家长可以适当地放手,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一些帮助,但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帮助。
最后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过于自私,孩子的自私行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那么对孩子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父母可以适当地放手,孩子会变得更加自信,因为父母是他们最信任的人,但是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采取一种错误的态度,那么这种错误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
父母的言行不一致使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当着孩子的面说:“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在父母看来这种说法似乎是对孩子很负责任的表现,其实这是一种欺骗。孩子的不听话有可能因为年龄小,认知能力差一些,在于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所以才会不听话,或者完全不听父母的话。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1.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
家长也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而且还会让他们更加排斥父母,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所以父母要学会给孩子留出适当的选择空间,不要总是总是逼迫孩子。当孩子提出要自己做一些选择的时候,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不要总是强迫孩子,给他们灌输一些不正确的思想。
2.不要总是说“不”
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想法都是非常的天真浪漫的,所以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这样的举动,就要多多的去关注孩子,和他们谈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同时也要学会理解孩子,多和孩子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3.父母要知道“冷暴力”教育并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所以作为家长要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犯错,也要注重对孩子适当的“冷暴力”教育。
毕竟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不然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1.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而言,他们并不会认为自己错了,只是父母的一味的施压让他们有恃无恐,不敢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