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不听话的孩子怎么教?
注意力不集中、爱打架、小话痨、学习不好……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出现以上行为的话,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视。
如果,你家的孩子总是听话乖巧,脾气好,有时候还能听从你的安排。你是否发现,你家的孩子没有一点“阳刚之气”呢?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是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格。
《儿童心理学》中提到:儿童心理研究始于2~5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和父母对着干,父母越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
比如,父母让孩子把电视关掉,他偏偏要看;
父母不让他邻桌看电视,他偏偏要看;
父母规定他每天玩游戏的时间,他偏偏要一整天都在惦记着玩。
这些都是父母口中的“叛逆”,其实只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
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因为他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
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要的同时,他们才会想要的东西更多,尤其是建立自我意识之后,更希望父母能够平等对待自己,和自己进行对话。
所以说,孩子不听话,也有其真实的心理特点。
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到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天性,那么就不会总是把“不听话”挂在嘴边。
2、给孩子自主权,减少“不听话”这件事情的发生率
作为父母,我们在充分了解了孩子的需求后,是否能够给予他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孩子的愿望能够实现,那么不妨给孩子一些自己做主的机会。比如,在保证孩子充足睡眠的情况下,让孩子每天剪掉一点“不听话”的部份,让孩子选择穿什么衣服,让孩子决定晚上几点睡觉,让孩子感受一下父母的关爱。
父母对孩子温柔而有力量,孩子会变得勇敢而有力量。
3、和善而坚定,共同遵守规则
孩子是很难做到理性行事的,因为他总会慢慢学会撒谎。
所以父母必须建立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如果违反了规则就要接受惩罚。
制定规则之后,父母也要和善而坚定地执行,不能让孩子觉得这是父母的事情,父母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小时候就学会了遵守规则,懂得要说到做到。
然而,到了孩子青春期,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他要自己决定事情。
这时,父母要注意对他的“放手”,同时注意不要强化孩子的依赖性。
这时候,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
比如孩子不想做家务,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家务活累了,你可以去锻炼一下,咱们一起去做吧。”
如果孩子拒绝了,那么就要对孩子说:“是不是家务活累了?给妈妈举个简单的办法。”
只要父母坚持到底,孩子就会渐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学会分担和承担责任。
03
父母“懒惰”的背后,是无法承担责任的爱
有些父母总是喜欢给孩子“推卸责任”,总是觉得孩子应该被自己养大,不管怎么做,都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事实上,真正需要孩子承担的责任和“懒惰”都会比父母想象得要多。
这样的结果是,孩子常常处于被养得太“懒”的状态,并且很难再承担“责任”。
因为这种情况下,孩子很难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行为也会变得毫无责任感。
不仅如此,如果父母总是懒惰的话,孩子对于生活也会不讲责任感。
比如,他们总是抱怨工作太忙,要收拾好久才能搞完,哪怕是下班了,也会埋怨:“这么晚了怎么还要去收拾?”
如果父母说:“我都说了一遍了,你还是不听,真烦。”
孩子的责任感就会降低,或者说,他还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因为,他自己的行为习惯,也会影响到他的学习。
你的指责抱怨,只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不安的种子,影响他的一生。
6岁前,家长怎么做
1. 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
孩子不懂得自律的重要性,所以自然会对学习不自律产生抵触心理。
我们要让孩子懂得体验自然后果,不能一味地给他灌输“要是不学习就会怎样怎样怎样怎样怎样怎样”的思想。
我们要在生活中,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一旦发现他们不自律,那就要及时地给予引导。
不想让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那就让他远离这些电子产品。
另一方面,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发现孩子在社交方面的问题,及时地给予引导,才是更好的帮助。
2. 了解他们的兴趣点
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游戏,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吸引他们的,喜欢的。
所以,我们要多观察、多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喜好,这样才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才可以合理引导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