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会被学校开除吗?当然不是,但是,不听话的孩子会被学校开除,家长担心孩子被学校开除,就会千方百计地想让孩子回家,甚至假装教育孩子。
在近日,江苏宿迁一学生持刀捅死了一名老师。据悉,这名老师在上学期初的时候,学校就让学生签署假协议,除了不符合要求的孩子,老师还会让孩子签署假协议。
事情发生过一分钟后,这名学生上课的状态明显不对,被老师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表示自己无法管教,班主任给了家长不少钱,希望家长能够“帮助”孩子戒除网瘾。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之后该学生被转入了特殊学校,在这里,他无法正常地上课,上课睡觉,只是上课趴在桌子上,下课以后在外面玩耍。
原来的这名学生的父母认为孩子能够学会上网,并且经过老师的教育,他们已经放心的将孩子送到这所学校了,
只是无奈的是,由于学校制度过于严格的原因,孩子也无法无天,只能靠自己,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
最后这名学生的父母想让孩子回到学校,他们将孩子锁在家里,断绝了孩子的一切联系,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将孩子送到学校,而这名孩子父母在最后一次见到孩子时,依然表示对孩子非常的纵容,让孩子现在身上没有一点想要谈的东西,
当时孩子的父母这才是后悔莫及,不得不再次将孩子锁在家里。
由此可见,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这其中家长的缺失是导致这名学生产生不想上学的思想,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去解决孩子不想上学的思想,又该如何帮他们走出困境,把孩子的思维重新回来?
学会和孩子沟通,先从了解不想上学的念头开始
其实孩子对于外界的很多观念都是非常的不适应的,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首先要学会和孩子沟通,在沟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帮助孩子解开这个疑惑,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走出这个困境,所以家长要首先要学会和孩子沟通,并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
1. 换位思考,尊重孩子
家长要做到换位思考,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从而才能真正地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和家长沟通,那么家长不妨和孩子认真的交谈,看看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有的孩子可能觉得还是因为自己才会挨批评,其实不然,他只是希望家长能够认真聆听他的话。当家长能够换位思考一下,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家长就能够更加理解孩子,同时也能够更加明白孩子的想法,这样的话对孩子也更加的有帮助。
2. 不要打击孩子
孩子的成绩并不是父母所能够看到的唯一的,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的成绩的时候,更加不要总是打击孩子的信心,
而是应该注重孩子所承受的压力。很多的家长会觉得自己对于孩子的成绩是非常的关心,所以在当孩子的成绩单上,父母就会不停的在后面不停的责骂,这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焦虑,对于成绩的反感也会越来越深。
3. 不要对孩子进行打骂
很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非常的严厉,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非常的强硬的,所以他们的这种教育方式可以用到”拳脚”这一点的,但是在打骂孩子的时候,家长的教育方式一定要注意不要给孩子造成伤害。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去进行教育,不能只是一味的对孩子进行打骂,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整。
家长们要”对症下药”,避免孩子”猖獗”
现在的教育方式,十分的多样化,这也是导致孩子们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学会对症下药,不能让孩子们盲目的学习,反而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所以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对症下药,才能让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提高。
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几点,避免孩子”猖獗”
1、”过分的关心”使得孩子们对家长产生了依赖
很多父母的”关心”其实是过于盲目的”关心”,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于是就会不自觉的将孩子们的关注,就会让孩子们忘记自己做错事的原因,就会主动的去找家长进行改正。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加让孩子们的生活得到保障,同时也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安全感,减少孩子们的叛逆心理。
2、”无条件的爱”会使得孩子们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
许多父母,不管孩子多大,在他们眼中,永远都是孩子,因此他们会选择忽略了孩子们本身存在的价值。有些父母喜欢对孩子实施暴力,经常性的对孩子进行言语辱骂,甚至是使用暴力,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还可能会因此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来抵抗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