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攀比心太严重怎么办

因为千人千面,各有不同,所以在群体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诸多方面的相互比较。比较的结果总会有优劣高低,处于劣势、低位的那一方因此会产生攀着追上比自己优秀、比自己高的那一方的心理。这种攀比心人人都会有,没有人愿意比别人差,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优胜者,都希望比别人过得好。“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人比人气死人”,“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说的都是攀比。可见,攀比之心无时不在无处不存。

不过,因为攀比牵涉虚荣心、牵涉物质、牵涉面子,等等,所以在心理学中,攀比心理是被定性为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所以,尽管人人都有攀比心,但人们对这一现象持抵制、批判的态度,也因此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过早滋生攀比心理。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攀比之风在天真纯净、心思简单的孩子们的世界里蔓延,而且越刮越盛。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童音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攀比,这已经成为让父母头疼、被社会关注的个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间的攀比?如何正确引导自己家孩子的攀比心?要解决这些问题,先要弄明白孩子们为什么会攀比。

首先,这是人的本性使然。现在的孩子大多心理早熟,虽然还只是小孩子,但已经具备和成年人相似的心理水平。成年人有的心理活动,孩子一样也会有。既然与人比较是人的本能,那么孩子也不例外。孩子总想自己比别人好,希望什么都比别人强,能够得到比别人多的夸奖,能够被别人羡慕……所以,在孩子们的小群体中,不可避免也会有各种比来比去的言行。

简单的,如你的文具盒比我的漂亮,我的橡皮比你的好用;复杂的,如你为什么能考满分,而我不能?老师为什么表扬你,而不表扬我?这些思想活动已经打上了攀比的标志。

其次,父母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孩子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不自觉地加以模仿。父母喜欢攀比,并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攀比心,发表有关攀比的言论,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攀比。而且,父母在孩子面前流露最多的攀比,常常是和孩子自己有关的。比如某某小朋友比你学习好,你要努力追上他;某某同学报了钢琴班,你也去学吧,不然他会弹钢琴,你不会,爸妈多没面子;你就没有某某听话,跟人家学着点……这无形中都在引导孩子拿自己去跟别的孩子比,促使孩子形成攀比心理。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影响还表现在,很多父母出于溺爱之心,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在物质方面比别的孩子逊色。别人家孩子有什么,也给自己孩子买什么;别人家孩子享受什么,自家孩子就不能缺。孩子回家说,某某爸爸给他的压岁钱是一千元,自己本打算给五百元,听了这话立刻也提高到一千元;别人家孩子过生日,邀请同学到饭店吃饭,自己孩子过生日了,也这么张罗,而且吃饭的标准绝对要比人家的标准高才行……这种对孩子物质方面有求必应的溺爱表现,自己孩子不能比别人家孩子逊色的虚荣心,无形中也教会了孩子攀比。

第三,外部环境对孩子有影响。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资源极大丰富,很多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喜欢在外在的方面互相攀比,如果孩子长时间置身这样的环境中,到处充斥着攀比心,身边人互相攀比者表现自己,那么孩子也容易融入其中,比如在学校,家条件好的孩子凑在一起互相比,你的衣服是什么牌子的,我的鞋子多钱;你的点读笔落伍了,不如我的高档;你爸爸开的车太普通了,不我爸爸开的豪车有霸气;你家住单元楼,我家住别墅……孩子不自觉就会加入其中,或炫耀,或掩饰自卑,都要说两句,比一比。再有,在集体活动中,老师难免会有“今天谁表现最好?”、“今天谁最听话?”等类似的问话,这种带有比较性的问话一出,孩子们不比较都不行,这个喊“我表现最好”,另一个则不服气:“不对,是我表现最好!”攀比心尽显露。

在人之本性、父母家庭及外部环境影响三大力量的作用下,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学会攀比,也实属正常。所以,面对孩子的攀比心,一不要指责孩子,因为责任不全在孩子;二不要抱怨,虽然孩子在物质上的攀比常常让我们疲于应付,但总体来说,攀比心不全都表现在负面,要客观、理性对待;三不要试图强行禁止孩子有攀比心,因为强行不是办法,禁止也断然做不到,只有巧妙转换,让攀比的消极影响转换成正能量,才是良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上午11:34
下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上午11: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