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听话孩子学校有哪些问题?
1、学校的环境
教育不是让孩子哭的,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孩子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学校的学习氛围是很压抑的,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学校的环境往往是不够阳光的。
有的孩子对学习有抵触情绪,不愿意去上学,一写作业就肚子疼、头疼,学习效率低,写作业时就坐不住、磨磨蹭蹭,经常被老师批评。
甚至有的孩子,在多次被老师叫家长后,感觉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跟父母说了以后会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然后就再也不想去上学了。
2、学校的生活环境
孩子厌学,除了自身原因,不排除外部原因,毕竟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比如孩子是因为考试没考好,担心父母批评、指责,害怕父母惩罚;自己无法忍受父母的打骂,害怕父母不爱自己;同学之间闹矛盾,内心孤单,渴望友谊;比如老师的批评、惩罚,获得关注后更加在意证明自己,得到了父母的爱和尊重。
曾经有个实验,一个孩子因为空想参加考试不知道考的怎么样,被父母责骂,一气之下直接离家出走。
第二个实验,你会发现,孩子是有主动性的,他有机会去探索自己,这是他的责任;而父母一味的去“包办”,只会让他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试想,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犯错的时候,父母就给孩子“贴标签”,那么孩子今后再犯错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二、鼓励要夸到点上
在批评和惩罚的时候,家长要注意点到为止,千万不能过度的批评和指责,否则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先前的鼓励是铺垫,后夸奖是鼓励,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会愿意去尝试新的方法,只有给孩子真诚的鼓励,才能让孩子在下一次的错误中更加勇敢地尝试,为了不辜负父母的信任,他们才会做出更好的尝试。
三、夸孩子别再说“总是”、“永远”之类的词语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当家长或者是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他们总是会说出一些看似无用的词语,而且总是说出一些伤人的词语。虽然家长或者是批评孩子,但是起不到好的效果。
所以家长不要总是夸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好厉害”之类的词语,这样的话语,孩子是听不进去的,也会产生一定的反感,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夸孩子了,不能再说了。
四、夸孩子要具体、简洁,不要总用“你真棒”、“你好厉害”这样的话来夸奖
很多家长夸孩子的时候,都会脱口而出,这其实这是没有根据孩子的具体行为来夸奖孩子的。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好聪明”、“你好聪明”这样的话,孩子可能会因此而感到骄傲。这样的夸奖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正确的,都是被认可的,也就会越来越高兴了,但这样的夸奖方式只会让孩子骄傲自满。
父母夸孩子,要注意方式,要具体,只有一句“你真棒”、“你做得很好”才能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认同感。父母的具体行为和表现,能让孩子更加的认同,以后就会模仿,养成“好孩子”的行为习惯。所以说,对孩子进行夸奖,父母要看得具体,具体一些。
1.夸奖要具体
对于孩子做得好的行为,父母不要笼统地夸奖,而是要描述出事情的细节,夸奖孩子做了一件事,具体的行为是什么样子。比如:你现在主动去做了,很高兴。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2.夸奖要具体
孩子做事之后,要及时夸奖,要把具体的事情描述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比如:你今天主动把垃圾扔了,你真棒。你今天收到了老师的表扬,你这个行为让老师很开心。表扬了孩子的辛勤劳动,同时也表达了你的关心和支持。
3.夸奖要具体
只有具体的夸奖才会有夸奖的感觉。比如:你今天主动帮助了老师的忙,谢谢你!
4.夸奖要适当
只有真正的“夸奖”才能够让孩子进步,效果更加明显。夸奖要走心,真诚才是最好的夸奖。
夸奖要具体,把具体的行为总结出来,是长期看来的,而不是短期内的夸奖,比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之类的。
如果孩子做的好的时候,家长都给予孩子夸奖,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就开始不喜欢被夸奖了。
如果一开始夸奖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好像不走心,或者太浮夸,那么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会觉得家长的夸奖太过于虚假,无法真正的认可。
反之,如果夸奖恰是孩子积极的表现,比如努力,比如处理各种事情,努力去做出一些令父母欣赏的成果,那么父母也会被夸奖。
3.适当的夸奖,会让孩子更加自信
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夸奖有效果,到了却依然没什么效果?
因为我们太关注结果,却没有注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