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乒乓球小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你家娃每天都在不听话,怎么办?”
“我家姑娘一天到晚不听话,有时候还没打都不起来。”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家长都很疑惑,为什么孩子会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想打了”。
实际上,孩子在外面确实不听话,是受到了一些坏影响,比如家长教育孩子时,习惯说“听我的,没问题的”,“打回去也没什么问题”,“打回去也没什么损失”。
而且有时候,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就比如故意打回去,但是打回去后就不是很疼了。
第2个原因:孩子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没有被满足。
孩子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没有被满足,就会导致孩子表现出来的对其他孩子的排斥和排斥心理。
孩子并不是想打回去,而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表现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是归属感、自我认同感。
第3个原因:孩子觉得父母不懂自己。
孩子在小的时候对父母的话是比较听不进去的,有些父母,一张嘴就是大道理,孩子就像个“耳根子”一样,一有机会就想“战斗”。
我认识一个妈妈,特别喜欢和孩子去废话,她经常对我说,“七八岁的孩子,打死我也不信。”
有一次,她带着女儿和弟弟去外婆家吃饭,她发现女儿边看电视边吃饭,妈妈说了一句:“吃饭的时候不要看电视。”
结果她女儿边吃饭边玩手机,把吃饭的事情抛在脑后。
这位妈妈很生气,就把手机拿过来,并且严厉地告诉孩子“吃饭了!吃饭了!”
结果她女儿边吃边玩,她一巴掌把手机扔出来:“你不要再看了。”
女儿吓得直哭,还在地上打着滚来滚去。
后来,这位妈妈干脆把手机给了她,孩子这才放下了。
还有很多网友也跟她一样,担心孩子沉迷手机,但是自己从来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自己说起了手机,还觉得很愧疚。
很多家长会说,是孩子害了自己,不知道这样的行为对孩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可是我们却不知道,手机才是把双刃剑,手机对孩子有这么大的威力。
一方面,我女儿已经慢慢的减少接触手机的次数,另一方面,她也在慢慢的不耽误学习,对于手机的使用频率,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了。
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尺度,以后可能就会像刘姥爷一样,对孩子的一生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影响。
但是,我觉得手机和游戏其实并没有错,我认为应该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服务于它,不是为了消遣娱乐大众。
游戏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游戏本身的错。
身为父母,我们该拿什么去控制孩子玩手机呢?
《被手机控制的孩子和为手机让路的孩子》中说:
“孩子看手机,只是他们娱乐的方式,他们失去了现实生活中的快乐,如果他们在真实世界找寻到了乐趣,就不会沉迷于虚拟世界了。”
而孩子面对父母的管控,内心是抗拒的,所以会用哭闹来表示反抗,其实内心也是有怨恨的。
而这些孩子内心的痛苦,大部分来自于没有被父母看见,没有被父母看见,所以他们就想通过更多的自我放弃。
只有当孩子意识到父母在用心看待自己,是能够懂自己的,父母才能以更加平等的态度去关心孩子,才能走近孩子,给孩子真正的陪伴,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难关。
“共情”需要“看见”
心理学上的“共情”是心理学名词,是个体心理学术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的。
这个概念,来自美国一个管理学大师萨提亚德的理论基础上,他认为,人有三个特质,分别是: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和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