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4岁不听话要不要打?
知乎上有位网友,讲述了他儿子的故事。
前两天,他儿子到同学家去玩。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到了傍晚时分,他发现儿子没有写完作业,非立刻制止儿子。
可是孩子不听,反而跟他顶嘴。
他被威胁到,就赌气要打他。
而这位网友却毫不示弱,小声说:
“我自己的事,跟你说了不,你还抢我说什么?”
小男孩大概认错了,说了几句,也把头低下去了。
后来,他儿子还是继续赌气。
最终,这位网友的儿子非但没有再遵守校规校规校规校纪,反而因为在妈妈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了作业,被老师批评了,还威胁说不想上学了。
其实,在父母和老师的眼中,“不想上学”,就是孩子不好好学习、不爱学习,甚至是“坏孩子”。
这种对孩子动辄打骂的行为,确实会让孩子稍微“收敛”一些,但其实,事情远远不止这些。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遇到孩子不想上学、厌学的情况,父母可能就会觉得,是孩子调皮捣蛋,故意和自己对着干,故意气自己。
但实际上,孩子只是口头上答应得很好,只是口头上并没有行动。
孩子可能会口头上答应得很好,实际上他什么都没做到,因为他一直拖延。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教育方式会成为孩子的隐形威胁,比如打骂孩子,就会让孩子误以为父母不爱自己,会在父母心里留下阴影,自然会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抗拒心理。
3、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
这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这其实都是不对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
而且在说的时候不要总是通过长篇大论的说教的方式,更加不要对孩子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能理解父母的意思,甚至还会对父母产生厌烦心理,并且在父母不断的长篇大论中更加失去了耐心,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不要太过强势的教育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要让孩子听话懂事,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教育是正确的,要做出改变。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做错事了才去批评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做错事也是正常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犯错是要受惩罚的,要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理由,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可以给孩子带来好处,那下次孩子还是不敢太多犯同样的错误。
3、给孩子有界限感
为什么有的父母很少鼓励孩子?因为父母总是在他们面前替孩子做决定,这种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界限感缺乏。
很多孩子不是不想做父母希望他们做的事,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做。
父母们的初心很好,但是因为方法不当,导致孩子的行为被曲解,被错误的后果追悔改。
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不能总是高高在上,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给孩子以帮助,从而引导孩子,让孩子改正错误。
不要直接批评孩子,教会孩子敢于面对错误,敢于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