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管教孩子,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不合格的父母是原件。
因为他们自身的生长环境,认知水平,年龄,性格,与世界,与成人社会相处的方式,都不像他们做的那样。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他们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在“被”中得到的。
或者说,孩子在“不听话”中得到的,是一套又一套的规则。
你想起这样一句话:
没有规则的教育,就是最大的悲剧。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错误。
这个社会,是有规则的。
什么是规则?
就是我们在社会中,比如,要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别人要给你零食等,要遵守规则等。
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规则,没有敬畏,没有规矩,没有合作,就没有成长。
3岁之前,孩子没有规则,不仅仅是由于父母给了他生命,而是父母给了他规则。
比如,孩子吃饭的时候,让他停下来,或者等一会儿再吃。这个时候,孩子没有规则,那么等到了饭点,孩子自然就会按照原定的时间点吃饭,结果自然就会被拉长间隔时间,吃的慢了,吃的少了,甚至在吃的时候还要父母反复催促。
但是,很多父母发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管孩子一辈子。
事实上,这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的。
有规矩的孩子在没有规则的情况下,也会很自由,他们的手脚和身体可以随意伸展,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活动。
这样的孩子,会有很强的安全感,也敢于去探索世界,敢于去尝试一切可能性。
所以,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一定要把握好那个度,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
第三,不要事事包办,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
我的一个朋友,从小就特别喜欢替孩子做事情。
比如她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
甚至妈妈为了让孩子锻炼她替孩子做了,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种密不透风的包办,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的。
这样的孩子,他们就会因为没有自己做过事情,而跟父母产生极大的隔阂,他们会觉得,他们是不应该做事的。
所以,孩子做事情,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就会强势地去干涉。
结果就是,孩子的事情,父母不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就比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父母就可以问孩子:“宝宝,你是想自己穿衣服呢?还是想妈妈帮你穿?”
当孩子做一件事情,做得不好时,父母就会劈头盖脸地骂,这就是一种否定。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遇到困难就想着家长帮忙,不敢拒绝。
其次,孩子也会变得没有担当
父母“帮忙”孩子的行为,其实也是在把孩子看成了家长,让孩子成为了一台没有责任感的“机器”。
孩子是需要有责任感的,需要在他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时候就向父母求助。
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出现逃避、依赖的心理。
另外,家长越是习惯了帮助孩子,孩子就越没有责任感,以后遇到困难,也不愿意承担责任。
最后,家长习惯了包办、替代,孩子则变成了没有责任感的“巨婴”
著名心理学家荣教授曾经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个单亲家庭,由于自己很早就离异,所以母亲去世了,这个孩子从小就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家里很多事情,他都不需要插手,他在那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被母亲照顾,慢慢的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比较极端,以至于在学习上面没有进取心。
孩子在学校中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他的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要想让孩子拥有积极的态度,家长就要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趣味书籍,然后带孩子去买一些名人或者是世界名著,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博物馆,让孩子通过书籍的讲述去了解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一种积极的心态,用行动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