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老抠鼻子,是“诅咒敏感期”
很多家长吐槽,孩子最近有“毛病”,喜欢抠鼻子。
前两天,川妈跟孩子约好,一起去商场玩。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玩完后,娃回来又有些臭,川妈跟娃说:“不许咬人,都咬出血了,要咬干净。”
娃还是摸了牙,又看了看旁边的墙上挂着的一个蝴蝶结。
川妈说:“真的不能太严肃,不然不定我的严厉批评会更加苛刻。”
我反而觉得,孩子喜欢抠鼻子,其实,这并不是坏事,这是孩子的一种正常现象。
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表明:2岁的孩子,在鼻子上“撒谎”,是因为他的鼻腔和咽喉部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
因此,当孩子喜欢抠鼻子的时候,父母不要太过苛刻。
而是要循序渐进,通过观察,让他明白,有些事情是无法控制的,想要控制,就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
孩子喜欢抠鼻子,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不喜欢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
1、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6岁的孩子,也是孩子牙齿萌发期,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咬手指是在爱抚,其实,孩子的口腔肌肉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经常咬手指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温和的方式,先给孩子进行纠正。例如给孩子买一些可以咬的玩具,给孩子买一些可以夹腿玩的玩具,给孩子一些可以用的物品,在让孩子咬的同时,给孩子按照“咬手指”的习惯,让孩子习惯这个动作,然后再慢慢养成这个习惯。
3、为孩子建立自信。
“爱哭”的孩子和“不哭”的孩子,大脑发育程度不同。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哭不哭是没有用的,教会孩子正确排解负面情绪。让孩子明白哭,是没有用的,没有好处的,也要让孩子学着克制任性。如果不想让孩子在失败的道路上摔跟头,家长就要教会孩子去接纳自己的情绪,毕竟人无完人,让孩子学会接受失败,也是对他以后性格发展的一种锻炼。
结语:
如果孩子出现“打针现象”,不要着急上火,等他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你可以跟孩子说:“你现在很害怕,妈妈也很担心,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可以吗?”
这样孩子就能慢慢地被安抚下来,安静下来。
如果孩子是因为不能忍受不了打针而哭闹不止,家长不要着急,不要批评他,而是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害怕,妈妈也不想打针,但是我们要打气哦,你不要太紧张,会打完以后才会好的,加油哦。”
通过“打针”这件事,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以后遇到困难就会慢慢地不哭了。
2、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有一个情绪,只要孩子有情绪,那说明这个孩子心里有东西被压抑了。
比如有的孩子总是认为自己很差劲,而且自己的能力很差,让别人看了也不开心,这就是很可怕的情绪,也是很可怕的情绪。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现在是他自己的主人,但是,我们不能强迫他。
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孩子现在也许有情绪,但是你对他说:你现在很伤心,妈妈很需要你的帮助,我们先听一听好吗?
【问孩子的情绪】
孩子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告诉你?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想,总是设想了最坏的结果,甚至又以这种想法和孩子“对着干”,于是,你开始对他发脾气。
了解了解到这个想法的重要性后,我们还要和孩子进行沟通,看看孩子的想法有没有可能不符合你的期待,我们是否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这种行为?
我们是否能够很客观地看待问题?
我们有没有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如何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在这些关键期,在孩子叛逆的过程中,父母都能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点理性,多一点点智慧,一点一分点的等待,终归有一天孩子会长大,等到那一天的到来,那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