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管他就是不听,打了再还不听话。
别的小朋友因为瞅准机会就被推到了墙上,抢走了他的玩具,还对他说:“下次不许再这样。”当被小朋友推到墙上时,立刻哇哇大哭起来。
本来,想吓唬吓唬孩子,却被他的哭声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围观。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一看到滑稽可笑的一幕,立刻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孩子不听话,发脾气,是他们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手段。
孩子哭,其实是在表达情绪
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他们并不是故意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只是自己又哭又闹不想被家长立刻关注到罢了。
他们这样做是想得到父母的陪伴,想得到平等对待,可是这时候,家长却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孩子心里自然不舒服,也不会再想跟家长交流了。
◆ 避开沟通误区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误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家长说,大人不应该管孩子太多。
为什么很多家长觉得,管孩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因为家长一张嘴,孩子就跟我们顶嘴吵架;
因为孩子一哭一闹,家长瞬间没辙,互相吵架甚至要动手打人。
可以看出,家长的做法对孩子的沟通影响非常大,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萨提亚模式认为:
人们一旦有了上瘾的第一桶“糖”,就会为了维持自控力而不断地增加糖的供给。
但如果这个糖的供给不足,孩子就会感到焦虑和冲突,从而导致上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会有上瘾的情况,是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孤独和不被尊重。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让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这样他就不会过度沉迷于游戏。
归根结底,要想让孩子不沉迷于游戏,就必须要让他认识到,游戏不是生活的全部。
要让他知道,现实生活比虚拟世界更精彩,游戏只是生活的补充。
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让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他就不会去虚拟世界中追寻。
所以,孩子既沉迷游戏,也喜欢刷短视频,看小说,甚至熬夜,都是因为这些事情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满足了他的社交需求。
他的内在需求,父母没有看见,缺少爱和陪伴。
这样,孩子就会从其他渠道去寻找,从游戏中去寻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喜欢玩游戏,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满足。
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他的注意力就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就很容易去找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去寻找,去游戏里寻求满足感。
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家里的宝贝,不给他手机就哭闹,实在是太容易把孩子惯坏了。
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就一定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习惯。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就要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样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欢欢爸爸,富书签约作者,爸妈精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喜欢与你分享育儿路上的趣事,也喜欢我的文字,育儿路上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