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孩子不听话懒散,有哪些具体表现?
(一)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
作业是人类最重要的工作,家长如果对孩子放任不管的话,可能会让孩子养成懒散、散漫的坏习惯。而到了三年级,更是需要家长帮忙完成作业的。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二)学习不主动,上课走神,做作业拖沓。
这种情况是一种典型的学习态度,但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种变化,觉得孩子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只顾着做别的事情,或者课后的作业。
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不想好好听课,而是由于出现了认知障碍和情绪方面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孩子很难改正,不仅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工作。
而且,我们也常听到一些孩子会因为不想做作业而选择逃课或者辍学。
因此,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首先要辨别孩子是遇到了“认知障碍”还是“情绪障碍”,再针对孩子具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帮助。
02
“认知障碍”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1.认知障碍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具体表现:
1)安全需求
2)自我实现需求
3)归属感
具体表现:
1) 自信
2)价值感
3)自尊水平
4)自我实现
这是孩子对“人生目标”
的认知。
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的这四种需求,即便是在孩子上学前也从不问孩子的需要,就算是在上学期间也从不问孩子,孩子就会感觉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进而对父母的价值感产生质疑,不信任感
因此而变得很叛逆,最后因为父母忽视了孩子这种需求,而变得叛逆。
如果父母不重视,或是不耐烦,就不会主动地问孩子:“今天遇到什么好事,事情是怎么处理的”,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赖,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何让孩子愿意和你沟通?
第一步: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情绪,也会有自己的思想,父母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这里边包括沟通,沟通中的态度,沟通中的方法,沟通中的表达,父母要学会和孩子沟通。
第二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感同身受
在处理事情之前,父母要先做出一个小情绪的小情绪的点,在沟通中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情绪被父母理解了,他就不会一直防御,他也会觉得父母是理解他的。
第三步:尝试着和孩子做朋友,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我们想要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最重要的就是敞开心扉的交流。所以我们可以试试和孩子做朋友,甚至可以通过朋友间的互相帮助,增强彼此之间的关系,减少隔阂。
就像作者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写道:
“任何人或任何人,任何人都不能总是谈论自己的情感话题,可以将自己的情感逐渐转换成一个主题。”
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机会向他展示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这种感受,往往是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很难感受到的,和成年人所感受到的也是相同的。
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孩子?因此,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为他们营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氛围,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感和自信最重要的是来自父母,当然,父母也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并且拥有和善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去应对生活。
01、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每一句话
我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对于父母的话没有任何的反应,总是一回到家就问:“妈妈,我在学校最听老师的话,还是在家?”在父母那里,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或者他也不会跟你说一些具体的事情,孩子不想说话,就是他不敢开口,一开口就问,这样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不是对的,自己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