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听话挨打视频,可能是常有的事
回想一下,真的是第一次挨打,为什么小孩子不听话了?
因为孩子不听话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01
小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了
有的家长会开玩笑:“要是我家孩子不听话,我就打他屁股”。
而有的家长则会跟着来,“我孩子还小,打几下也没事,怎么就变成了调皮捣蛋”。
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活泼,喜欢打闹,不吃亏。
但是也有的家长认为,虽然打过屁股,屁股没问题,
但是小孩子不听话,打几下就好了。
事实上,打孩子是最笨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出一些后遗症。
孩子年龄越小,顽皮性子越强,这是一个道理。
当孩子的体力跟不上身体反抗的时候,只会变得更加叛逆。
父母越是喜欢打孩子,孩子的反抗就越是剧烈,双方就越是容易动起手来。
对于孩子而言,天性调皮捣蛋的性格,本身就是天性使然。
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是这个白纸上的哪个部分,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模样。
4、不能以身作则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对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而有些父母在家却严苛的要求孩子,只要成绩考得好,什么都不干预,甚至连做饭也不帮忙。
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变得特别没有自信,成绩也会一落千丈,被同学嫌弃。
而一旦孩子回到家里,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孩子就会觉得孤单、压抑,心理防线就会被迅速拉高。
手机游戏就像是孩子的精神避难所,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刺激他们兴奋的大脑。
但是,在游戏中孩子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这些需求往往会被忽视、扭曲,甚至被扭曲。
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自然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的动力。
3、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初中男生,因为沉迷于手机游戏,经常跟父母吵架,父亲没办法,就让孩子用手机玩游戏,结果孩子沉迷其中,成绩一落千丈。
后来,这个男生就把游戏当成了“精神鸦片”,学习成绩也急转直下,最后甚至出现了幻觉,叫幻觉症。
一位网友描述了网瘾的可怕之处:
我曾经以为,如果孩子能像沉迷游戏一样,坐在课堂上学习、听课、下课或者晚上熬夜玩游戏,是对他人生最大的浪费。
但没想到,沉迷游戏的这一年,却直接葬送了他的前途。
面对这位网友的困惑,作为家长的我深有感触。
我家有一个网瘾少年,一提到电脑,我就像被电击了一样“生无可恋”。
他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睡觉,手机不离手,打游戏、看小说。
从前一心扑在学习上,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偶尔还会看点感兴趣的电影。
然而在这个封闭的假期里,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
一方面,面对陌生人的聊天,孩子变得有些语无伦次,也不愿意与人交流。
而另一方面,学习上的困难,让他越来越厌学。
我们一家人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很重视,我给孩子报了补习班,给孩子上了思维导图、思维训练课,他都在坚持,可是收效甚微。
其实,我们在不断地“治病”,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对孩子来说是件好事。
有时候,只有专注力、兴趣和毅力才能得到培养。
多陪孩子读书,多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惰性,如果家长总是嫌麻烦,总想让孩子坐在一旁,却没有很好地发现他的爱好,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会失去读书的兴趣,而逐渐地放弃读书,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虚拟世界,交给游戏世界。
我们要反思的是,孩子的生活本身,是否被扼杀在各种屏幕间,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