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班上不听话,经常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没办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每次去学校就有些紧张,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写,或者是有做不完的小动作,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还喜欢逃课,经常去网吧,有一次我们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孩子回到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可是我们夫妻天天吵架,不知道孩子究竟怎么了?
老师,你说孩子他才3岁,不是不懂事吗?我们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现在才1岁大的他难道有心理问题吗?
父母们,你们说孩子不听话,你们说孩子处处顶嘴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是不是我们的沟通方式出现了问题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问题?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1.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我每天辛辛苦苦的都是为了谁啊?”“我为了谁啊?”“你为什么不听话?”“我为了你什么事都是为了你好!”这就是中国式父母非常常见的口头禅。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是否真的听得懂、看懂呢?
2.家长总是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自以为替孩子考虑
“父母就是代替孩子考虑自己的”这句话很多父母都说过,可是孩子从来不曾说过。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做事笨、没有出息,对于孩子的要求总是无条件的满足、包容,然而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却从未感受过父母的爱,只是被父母拒绝、否定、否定。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没有能说清楚“你”“我”“他”这三个字的含义,他们觉得自己还小,不懂什么,甚至还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父母,而一旦父母拒绝了,他们就会大发脾气。
像本文开头案例中的小男孩就是典型。
很多家长反映说,有一次小男孩用一种方式打人,只是用他的方法来证明自己可以打人。但是,妈妈不理解他的举动,一开始只是用小拳头去打人,但后来就直接将小男孩反手绑在了胳膊上。
小男孩的妈妈说,小男孩的爸爸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都说没有问题,再加上小男孩的爸爸脾气不好,经常吼小男孩的妈妈。
有一次小男孩跟他妈妈说:“我不想活了,我想死!”
小男孩的爸爸当时觉得孩子不过是在说气话,所以没当回事,但是没有过多的关注孩子的真实情况。
在孩子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孩子意外死亡了,但是那个时候他们却发现孩子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而且开始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心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米德里克森米德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恋爱对于青少年的自我理解和身份认同有着重要贡献。
首先,青春期的早恋现象非常突出。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异性有好感,对异性有莫名的憧憬,
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心理发育过程,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个人形象,形成个人神话。
此时,对于爱情有一种憧憬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早恋的态度,就是非常抵制,甚至直接采取措施。
这个时候,父母若是无法接受,那孩子很容易做出更加过激的行为。
其次,荷尔蒙导致孩子情绪起伏剧烈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起伏剧烈,当自己的情绪起伏变化很大时,难免会被激惹,他们会表现出情绪起伏大的现象。
最后,青春期的孩子对于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的要求非常的强烈,同时,对于家庭中的一些重大决策也格外的在乎。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家长会明显感到非常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所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孩子要放弃自己的生活,这种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就会出现焦虑的现象。
再次面对孩子们的叛逆,有的家长选择理解和包容,有的家长则会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家长如果选择适当的方式去和孩子沟通,是可以缓解孩子叛逆的。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叛逆行为,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