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孩子不听话不说话怎么办?
五一放假了,我刚刚去楼下给她送水果,里面有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听他的妈妈说他每天在家里就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完全不把妈妈当小孩,因此她每次下班回家就批评孩子不听话,对孩子非打即骂,谁曾想孩子上了二年级就变成了调皮捣蛋的“熊孩子”。
放学后就开始写作业,老师看他写作业也不认真,所以学校经常被叫到办公室训话,回到家,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却毫无表态地说:“随便吧,能够自己写作业就好了,我不要你们管我。”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听完孩子的话,我内心一阵心酸,一个家庭,一个孩子,他能对孩子表现出来这种克制、忍耐的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啊,我突然意识到这种言语中带着的斥责、控制不仅不会达到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目的,反而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把孩子越推越远。
其实,面对孩子的执拗,父母的情绪才是最应该着力的,任何一个训斥或者是委屈的情绪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毕竟是双重标准。
父母要学会控制情绪
4)“坏脾气”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对孩子发火,情绪失控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因为一方面,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的照顾,另一方面,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又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喜欢用责骂的方式,去控制孩子的言行。
这种方式,只能让孩子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让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不听话,这会让孩子成为父母眼中的坏孩子。
1)“坏脾气”是教育的“恶果”
看过很多育儿书籍之后,我觉得对于孩子发脾气,父母的情绪影响是非常关键的。
而通过下面这位妈妈的真实案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对孩子是完全不同的。
当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他们的脑海里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
1.孩子为什么总是在闹脾气
2.孩子为什么总是在发脾气?
3.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们常常说的“顶嘴”、“不听话”,其实这些行为只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孩子不想继续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不清楚自己在发脾气,他们就会进行情绪表达,不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
那么父母就要多给孩子一些耐心,要教他们表达情绪的方法,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表达,这样情绪的发泄方式就会慢慢的被正确地对待。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变化
,孩子在刚开始学会说话时,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他们可能会用一些错误的词语,或者是言语或是其他一些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有这些表现的时候,父母就要注意了,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的开始萌芽,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要注意的关键期。
6岁之前要做的事情很多
孩子在12岁之前的性格特征,都是属于刚上小学的孩子,可能是刚上小学的孩子,他们对周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但是也有可能是刚上小学的孩子,有这种情况,就需要父母慢慢去引导。
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的一些事情好奇,那么他们也会被父母所影响,因此在父母的教育之下,孩子也就很容易变得像父母一样。
父母喜欢安静,那么孩子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也会安静下来,不会很焦躁,也不会与人发生冲突。
父母的行为,让孩子的内心,逐渐变得越来越安静
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也是充满了满足的。如果父母总是喜欢用“安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也就很容易变得暴躁。
因为父母总是会过于的专注于自己的要求,忽略了孩子本身,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也会变得越来越不满足。
让孩子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压抑,孩子也会慢慢变得内向
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而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的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别扭,也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