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的成因
现在的父母基本都是80后,经历过上一代的苦日子,人们的日子是从儿时开始的。看着身边孩子,他们却越发的调皮,越来越难管教,父母心中自然也就没有了初衷。
曾经有一个新闻,9岁的女孩不听管教,甚至直接跳楼自杀,这样的事件实在令人惋惜。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而当警察赶到之后,妈妈却情绪激动地大声责骂了女孩几句,女孩这才从起初的哭泣中恢复平静。
可是,这一指责竟然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父母之所以会情绪崩溃,恰恰是因为自己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更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
在父母自我否定的心理模式下,孩子的表现自然就会越来越差。
可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也是有分量的,有时候是超乎寻常的。
有的时候,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成绩,而不是孩子的未来。
我们对于孩子的未来充满了焦虑,怕他们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大钱等等。
所以,当我们带着焦虑生气的情绪去对待孩子时,只能不断重复、指责和抱怨,而我们的抱怨与焦虑也在不停地侵蚀孩子稚嫩的心灵。
让孩子变得焦虑,只是让他们的恐惧被放大了,更可怕的是加剧了孩子的恐惧与不安。
心理学家说:
过度焦虑的父母,往往会传递给孩子焦虑的情绪。
当父母不安、恐惧、焦虑时,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的不信任,就会激发孩子内心的防御心理,不愿意和父母亲近。
有个朋友曾经对我说:
她小学时,有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晚上回家,她一看到爸爸就会很害怕,让爸爸陪她一起去,可是爸爸总是说:
没关系,考不好就考不好吧。
现在你不用为这件事操心了,爸爸也觉得你很棒。
所以她一直觉得自己很聪明,不用担心成绩。
等到了初中毕业,她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她考了个第四,还有两个名次。
所以她感觉自己特别厉害,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感觉自己很差劲,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成绩,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很差劲的人。
当她成绩下降,感觉自己很糟糕时,她会想要通过逃课去尝试各种方法,但是因为她学习成绩不好,父母对她的态度让她感到很难受。
所以她想通过逃课去尝试各种办法,因为在她看来,只要通过逃课去逃课,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
这样她就获得了自信心,想要通过逃课去尝试各种办法来获得成功。
而且,逃课并没有解决她心理上的问题,她从一开始就明白了:
逃课是失败的,也是正常的。
她甚至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逃课是失败的。
但她没有勇气去面对,而是采取了逃课的办法。
她逃了课,但逃课的方式让她感觉到了无助,想要逃避,可是一逃避不了,感觉自己就要躲起来了。
想要解开她的心结,让她有机会证明自己,但是她又不知道该如何走出这个困境。
于是,她选择逃课,选择了逃课。
她的父亲找到了她,问她为什么会逃课。
她回答说:“那是因为我成绩差,老师就不喜欢我。”
她回答说:“那是因为你是老师,我的同学就不喜欢我。”
在知道真相后,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要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好”的标准一旦失误,她又会认为自己做不到,于是她选择放弃自己,放弃学业。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玩游戏,很少与父母沟通。
更重要的是,她将自己的厌学情绪投射到父母的身上,希望父母能够认可她、包容她。
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她认为:“如果她不学好,那么她就不用面对她的养育、教育。”
“我总是在她身上找不到支持,总是对她指手画脚,让她感觉到不被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