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妈妈说完一句,玩手机的儿子从5楼跳下,家长再生气也要做到2点
“再让我逮住你玩游戏,你就去死吧,我也不用再管你了!”
本以为口口声声晓之以理、动之以理、甚至威逼利诱劝告沉迷手机游戏的儿子会,静下心来好好复习,冲刺今年的中考。没想到下楼散步前做的所有功课,才出门不到半个小时回来,又逮着14岁的儿子正在热火朝天打游戏,阿君内心一股火蹭蹭蹭地冲向了头顶,不加思索地破口大骂起来。
还没有等阿君反应过来,儿子跑到台阳上跃身一跳,“啪叽”一声已经掉落在5楼下的地板上了。
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挺好,只是上初二有了手机后,爱上了打游戏开始,学习成绩就直线下滑,因为这部手机,亲子矛盾和冲突也与日俱增。去年儿子生日,爸爸买了一部手机做为礼物。从那以后,儿子经常边吃饭边玩手机,并且还把作业放一边先玩够了再马虎应对。家长虽有提醒和制止,但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想着孩子过够瘾就会收敛。没有想到中考时间不多了,儿子还没有意识到严重性。
眼看着只有50%中考生才能考上高中,妈妈觉得再不管控手机,就等着中考失利,便对儿子说: 以后平时不能玩手机,周末完成作业后可以玩1个小时。本以为没收了手机的儿子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没想到才出门半个小时,他又偷偷拿回手机玩了起来。妈妈顿时火冒三丈,冲着儿子怒吼。
妈妈知道自己说话比较重,话一出口就后悔了,但是她没想到孩子当了真,直接从五楼往下跳,酿成了一场悲剧。父母的错误言行就像一把利刃,狠狠地扎进了看似强大其实很脆弱的青春期孩子心里,不仅毁掉了孩子的一生,也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
造成悲剧的原因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已逐渐形成,自尊心变得强大,对平等、尊重、成人感有了强烈的需求,自我约束力不足,这就形成了“想得多”与“做多少”的矛盾。在他们做得不好时,希望得到父母理解、宽容和接纳。
不少父母脾气比较暴躁,孩子遇到状况易冲动,特别在孩子学习方面,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把"游戏"、"手机"等看作敌人,急着为孩子扫清障碍,忽略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沉迷手机对孩子不利影响:
1. 睡眠不足,影响学习
智能手机给孩子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掌上世界,没有哪个孩子能抗拒这个诱惑,但也占去孩子大量时间,有些孩子熬夜、通宵,只为打怪升级,赚积分等,不仅影响了睡眠,还严重影响上课专注力。
2.迷失自我
网络的世界是虚拟的,可不少孩子分不清现实,很容易沉浸在虚拟空间不能自拔。比如一些孩子殴打父母的案例,让人唏嘘。他们一度以为父母就是游戏中的角色,能死能活。
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呢?
1.冷静沟通、理智交流
上文的教训告诉父母一个事实:不管遇到什么,先冷静、理智,想好了再说话。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将"死"、"滚"等脱口而出。
2. 理解、鼓励、接纳孩子
良好亲子关系有助于解决问题,先理解、鼓励、接纳孩子,保证良好亲子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有效沟通。有必要时,家长可以建立奖励机制,用一些具有诱惑力的奖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自觉放下手机,自主学习,避免和孩子的正面冲突。
总之,教育有道,不盲目说教。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正确引导孩子走一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