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子也要加油啊!
如何让你的论说文丰满起来?
故事、事例少不了!
如何让你的论说文有理有据?
故事、事例少不了!
|恒心与毅力|
成功的“铁律”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
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
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
从以上几个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项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所以,巴 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马克思与大英博物馆
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每天都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去查阅资料。他40年如一日在这里读书,做了大量的摘记,经他摘记的书就有1500多种。他读书有个习惯,就是他的脚总是轻轻地擦地板。由于他读书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他脚下的地板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足迹就成了他恒心治学的见证。
铁棒磨成针
传说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一天,他在一条小溪旁碰到一位老太婆在磨铁棒。李白疑惑不解,一问,才知老大婆家缺针用,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感到十分惊讶,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大婆告诉他:只要功夫深, 铁棒磨成针。李白从中悟出了要做成一件事必须持久用功的道理,因而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王羲之练字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他从7岁就开始练习书法,熟读前代书法论著。以后遍游名山大川,结识书法名家,博采众长。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练笔,从不间断。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不停地在衣襟上画着字。时间一长,连自己的衣襟都划破了。他在绍兴亭“临池学书”时,因为每天洗笔砚,使一池清水变成“墨池”。正因为如此,才练出“入木三分”的笔力,形成丰富多彩的字体,真是笔笔刚健,字字飞龙,成为划时代的书法家。
请倒过来试试吧!
一位画家去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张画只消一天功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那就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上一年功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了。”
霍金的毅力
霍金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被誉为当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包括《时间简史》及《黑洞》等。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西西福斯神话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西福斯的故事。
西西福斯因为触犯了天条,被天神惩罚,降到人间来受苦,他每天都要在炎炎烈曰下推一块巨石上山,但每次他费尽全力把石头滚上山,石头又会自动滚下来。这样西西 福斯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忍受着推石上山的苦役。等待他的,似乎是永无止境的苦役。天神的惩罚,正是要折磨他的心灵,让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遭受苦难。
但西西福斯不愿受困于这失败的牢笼,他把滚石上山的苦役变成自己人生的使命,他想,我的责任就是推石上山,正是在一次一次不知疲倦地推石上山的过程中,才体现了我生命的价值。天神因为无法再惩罚西西福斯,就把他放回了天庭。
愚公移山志
“愚公移山”的故事,说的是北山愚公年已九十,在其房屋前便是大山,出入很不方便。于是就与家人商议,要平掉大山,让路一直通到豫南,到达汉水以北。家人都响应。愚公便带领子孙,每天挖山开路。河曲智叟笑着劝阻说:“你太不明智了。像你这么大的年纪,连山上的草木也拔不掉,何况土石呢?”愚公反击说:“我死了还有儿子, 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会有后代,子子孙孙是无穷的,而大山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智叟无话可说。山神得悉,报告了天帝。天帝感其真诚,命山神将山背走了。此后,愚公家门前便没有高山阻挡了。
故事表明,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有毅力,就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欧立希的“六0六”
细菌学家欧立希,为了医治当时流行的“昏睡病”,发现一种叫“阿托什尔” 的化学药品,可杀死引起昏睡病的锥虫,但是,美中不足,这种药物又会让人双目失明。欧立希和他的助手坚韧不拔,经过606次试验,失败605次,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一种既能挽救昏睡病人,又不伤害病人视觉的药品,取名叫“六0六”。
没有恒心埋隐患
据史书记载,楚霸王项羽年少时对待学习用心不专,学书识字不多久就没兴趣了,想去学剑术,练剑时间不长又腻了,又欲学兵法,其叔父项梁对此大为光火,然而项羽 却是“壮志凌云”,回答起来振振有词:“学书识字,能认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学得再精,也不过是学了一人敌的本事,微不足道;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领。”这番 话打动了项梁,于是便又开始向他传授起兵法。起初,项羽还学得挺有兴致,孰料时间一长,又故态复萌,依然浅尝辄止。结果没有一样能够坚持到底。项羽少年时代养成的这种坏毛病给他日后的“霸王事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他在楚汉战争中最终败北,其性情浮躁、缺乏恒心、谋略不足当属主要原因之一。
孟子论“持之以恒”
孟子曾作过一个比喻:“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他说,学习就好比挖井,必须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见效,如果挖井挖下几丈不见水就放弃,那就只能是一口废井。持之以恒,是学习意志和耐力的表现,是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