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什么?
从概念上来说,电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是能源的一种表现形态。一般而言,电是由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所以常常把电能归属于二次能源的一种。
当然了,我们用到的电可不是凭空产生的,目前常见的发电形式,主要有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和光电等。其中,火电污染最大,核电相对污染小,水电、风电、光电无污染。所以为了实现“绿水青山”的小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们国家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系统中的占比。2019年全年,我们国家总用电量7.2万亿Kwh(度),在这里也提醒大家,生活中一定要节约用电哦!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很好奇:电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来看一组短片吧:
当然了,习惯了有电的生活,大家有没有想过,没有电的生活会怎样?我猜啊,大部分年轻同志对没有电的生活描述应该都是下面这样子的:
男:好烦啊,我们这栋楼停电了。衣服放洗衣机洗了一半,晚饭也刚放进微波炉里加热,现在好咯,只能叫外卖了。
关键的是手机也快没电啦,怎么办,剩余的电量不够玩的啊,都不敢刷都抖音了。刚刚翻出来一个充电宝,也是没电,停电好难受啊。
女:哈哈哈,赶紧给物业打电话,问问看为啥停电
男:电话打过了,说是正在安排人员抢修,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大半夜的,也是辛苦他们了。
先不聊啦,我点根蜡烛看看书,好久没有静下来读书了,这次停电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等会我拍照发朋友圈,记得点赞啊~
女:秉烛夜读,哈哈哈,一定一定~回聊
不得不说啊,现在的生活可以说一天都离不开电,没有电的生活,洗衣服、做饭、洗漱等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影响,可以说整个人都会缺乏安全感。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代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人们如何度过黑暗的夜晚呢?
首先来说,像古装剧里那样灯火通明的古代夜生活一般是不常见的。古时候比较常见的照明工具是蜡烛和油灯,而无论是哪一种,价格都相当不菲,一般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天天用,一般家庭是用不起的。再加上古代宵禁令的实施,大部分人天黑之前就开始准备晚饭,吃完饭差不多就上床睡觉休息了。
虽然古代照明条件匮乏,但是人们依然能从中找到许多乐趣。古人夜间很喜欢到户外,享自然山水之乐,无数千古名篇就这样横空出世,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当然了,大概从宋朝开始,由于手工业的发展使得灯具成本大幅降低。夜市日渐兴起,人们的夜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这时候,劳作了一天的百姓也可以在夜幕下迎来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就挑明了当时的夜市盛况。在宋朝,东京、临安等繁华大都市几乎可称作“不夜城”:“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宵不绝。”
和现在类似,那时候小吃是夜市的灵魂所在。像《东京梦华录》有记载说,“夏天以凉菜冷饮为主,多有麻腐、细粉素签、砂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砂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杏片、梅子姜;冬天则卖各类蒸煮热食,有盘兔、旋灸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等。”那时候,等人们吃饱喝足,再去“勾栏瓦舍”转一圈,那里杂剧、影戏、说书、舞曲等娱乐活动彻夜不休。
关于宵禁令:“宵”就是夜晚,“禁”是禁止。宵禁就是禁止夜间的活动。宵禁令的实施有多重意义所在,首先是为了防火防盗;其次,若处于战争时期,敌军奸细或者奇袭部队也会选择在晚上潜入。另外,当灾荒和战乱发生时,会导致大量流民出现,夜间若没有宵禁管理,流民一窝蜂乘虚而入,将会对政权造成极大威胁。实行宵禁制度,派人不间断巡逻,便能防患于未然。
“十四五”将至,光伏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作为我国优秀的可再生能源企业,英利能源还将以“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为使命,依托长期积累形成的创新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力推平价上网项目并坚持清洁绿色的光伏产品行销全球,助力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长远目标。
截至目前,已有约24吉瓦的英利光伏组件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用户提供绿色电力,平均每年可发电超260亿度,每年预计为全球减少18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植树9亿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