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深意?

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说:你想拥有一样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前一期内容我们分享了,我们要谨慎区分事实上“拥有”和道德上的“应得”,最好的拥有,就是自己在道德上也配得上这种拥有。但在现实生活在,我们经常把拥有等同于应得。

《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深意?

哲学家马克斯·韦伯说:幸运的人很少对自己拥有好运的事实感到满足,除此之外,他还想确认他有权利获得自己的好运。最重要的是,他想要确认,与其他人相比,他更配得上这份好运。他还想要确认,不那么幸运的人所经历的不幸,都只是他们自己应得的。

上一期内容,我们说 “向拿到结果的人学习”,这种观点极具吸引力,而背后体现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它暗示着我们应该以“结果”来衡量一件事的最终价值,而我们经常把这种结果仅仅简化为“金钱或者财富”。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赋予“结果”以更高的道德价值,这是非常危险的。那些拿到结果的人,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好像他们更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深意?

一个社会鼓励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这是一个社会和一个人最为底层的信念,也是最为重要的信念,因为它告诉我们,什么价值是值得所有人追求的,什么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会深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和改变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如果赚钱多,就能成为我们的偶像,如果长得漂亮就应该被万人膜拜,如果粉丝多就值得我们模仿,这种思想的问题在于,他强化了结果的价值,而忽视过程的价值,而结果其实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一个人“拥有”什么,并不能等同于他“应得”什么,我们需要谨慎赋予一件事情以道德价值。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告诫弟子聂文蔚,尧舜禹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拥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和伟大的成就,而只是因为他们做到了“致良知”,遵从了自己的德性良知,做了他们最应该做的事情。相较于他们获得的成就,我们应该推崇和鼓励的是做事的动机和态度,以及做事过程中所秉持的精神和品质。

《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深意?

其实关于事实上的“拥有”和道德上的“应得”之间,哪一个更重要?我们古老的智慧早就给了选择。在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中还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为什么厚德可以载物,为什么德不配位,就必有灾殃呢?

其实“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还有后半句,孔子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意思是说,一个人自身的德行,无法与他所处的地位和成就相匹配,就容易招致灾祸。德行浅薄而地位太高,智慧不足而谋划太大,力量太小而负重太多,那就很危险了,很难长久。这里的“位”,就是一个人的成就和拥有的东西,而这里的“德”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

为什么“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呢?之前我在《中庸》系列中,举个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根木棍只能承受100斤重量,而你要放200斤的重物上去,那么木棍就必然会被则断,这个道理很简单。而这里的“德”就是一个事物蕴含的内在的力量,孟子把这种内在的力量称之为“意气”,这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深意?

所以孟子说,我们一个人一生其实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集义”,你集的“义”,你的德行就越高,你就能承载更多的成就。而相反,如果一个人内在的“德”不够,那么他就无法承载,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成就。就像查理·芒格说:要拥有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就让自己配得上它。其实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中庸》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成就一个人的,应该是一个人内在的德性,这才能让一个人的“拥有”和“应得”完美匹配。一个人内在的“德性”就是一个人的德性良知,《中庸》说的“至诚”的过程,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的过程,也是《大学》中的“明明德”的过程。“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是动词,就是使之明亮,擦亮的意思。明明德的意思就是,让原本光亮的德性恢复明亮,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去磨炼,也就是“致良知”的过程。我们古代的思想内在是非常统一的,他们所鼓励和推崇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是高度一致的。

所以,《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深意?

一个人外在的成就,应该由内在的品质,以及我们在什么程度上,发挥自己这种品质所决定,让一个人的“德”和他的“位”完美匹配,让一个人的“拥有”和“应得”完美匹配,这才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该追求的。一个人社会赞扬什么,鼓励什么,这会内化为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也会成为每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部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收藏,并关注我,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下午2:43
下一篇 2024年4月23日 下午2:49

相关推荐

  • 大学休学还能找到工作吗知乎(大学休学还能找到工作吗)

    大学休学还能找到工作吗? 近年来,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休学来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是,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休学可能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他…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4日
  • 休学教育局那个部门签字

    休学签字部门示例如下: 学生需要休学时,需要向休学教育局签字。休学教育局是负责管理学生休学事宜的机构,其签字仪式通常如下: 1. 学生需要向休学教育局提交一份休学申请,详细说明自己…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0日
  • 如何才能戒掉网瘾戒网瘾

    网瘾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人们失去社交能力,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导致自杀等危险行为。因此,如何戒掉网瘾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要想戒掉网瘾,首先要意识到网瘾的危害。网…

    教育百科 2024年8月13日
  • 休学以几年为限(休学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几年)

    休学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几年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休学年限最长的规定也逐渐被人们关注。根据我国《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学生因休学期间发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法承…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9日
  • 95后清华学霸休学创业

    95后清华学霸休学创业,用创新打破行业壁垒 在清华大学,有许多优秀的学子,他们不仅拥有卓越的学术能力,还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其中,有一位名叫李泽宇的95后清华学霸,他休学创业,…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13日
  • 博士怀孕休学 华师

    博士怀孕休学 华师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女性怀孕生子已经成为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然而,对于某些博士生来说,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暂停学业,开始怀孕生子之路。本文将介绍…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5日
  • 旷课不上学怎么办理

    旷课不上学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会影响学习进度,降低学习效率,甚至会影响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应该向家长或者老师汇报情…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4日
  • 网瘾的防治

    网瘾的防治 网瘾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网瘾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

    教育百科 2024年8月23日
  • 上海八年级学生逃学厌学

    上海八年级学生逃学厌学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学生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学业压力、社交焦虑、家庭问题等等。这些压力使得许多学生感到无法承受,他们开始逃学厌学,寻求逃避的方式。 …

    教育百科 2025年3月13日
  • 大一休学智慧团建

    大一休学智慧团建 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智慧团建活动,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这次团建活动的主题是“大一休学,智慧团建”,旨在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适应休学生活,…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26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