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生活的苦
也不炫耀拥有的甜
人生缓缓 自有答案
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上班前一天,接到年级主任的通知,这学期我要一个人带七年级九个班的道法课,这如晴天霹雳给我当头一棒。什么,九个班!这也就意味着我同一框的内容要讲九遍?天啦,我原以为上学期让我一个人带六个班的道法课已是我人生的极限,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这也印证了人生无极限,每一天都“精彩”。我立马问朋友,如果我拒绝领导的安排会有什么后果?朋友说你要不先跟领导表明你的难处,探探领导的口风。于是我很用心的编辑了一条短信,如下:XX校长,新年好。刚得知这学期我要一个人带七年级九个班道法,18节课,震惊了。课程数量跟上学期没变化,但是同一个内容讲9遍,我估计要讲吐。上学期6个班已是我能承受的极限,每天疲于上课,平均每天都是四节课,嗓子经常讲着讲着就哑了。而且每测试一次,我改六个班的试卷就要花很长时间,临近考试的时候还要抓学生背诵,毕竟我这是文科性质,课堂上要说话也多,每年的内容都在变,课件也要一直更新。重复次数太多精力实在应付不过来,也无法保障整体课程质量。对于学校的这个教学任务,我能力有限,着实承受不起,还望领导体恤,多安排一位老师一起挑起七年级道法这个任务。
接着就在纠结要不要打个电话跟领导说一下,然后我就收到了领导的回复,大致意思就是学校目前老师比较短缺,希望我理解学校的难处,克服困难。
虽然内心已经猜到会是这样的答案,但还是无法接受这一安排,上班的心情更加沉重了。这也让我想到2022年的暑假,刚送走一届高三,大早上正在家里睡觉,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杨老师,今天高三年级老师开会,你怎么还没来呀?”“你好,你是不是打错了,我刚带完高三,不是现在高三的老师。”“没人跟你说吗,你被留任高三,带两个班的政治。”“等等,真没人跟我说,让我缓缓。”“那今天的会议我就算你请假了,明天高三正式上课,还请你联系XX主任,看一下课表。”总是被通知,副科小老师地位就这么低?
不过今年竟然有点怀念我的高中教书生涯,刚入职跟学校说了自己的难处,孩子还小,申请只带一个班的政治,基本上每天一节课,一周一次晚自习。那个时候不用每天站那么久,不用每天说那么多的“废话”。学生都是经过筛选的,而且教的还是重点高中的孩子,从来不用维持课堂纪律,不用担心学生笔记没做。所以人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今年原高中有个地理老师也调到区里面来了,打电话问我想听听我的意见是留初中还是高中。我当时给的建议是去高中。首先,你是一个男老师,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都会让你当班主任。付出的时间成本是差不多,除了高中假期更少之外。但是高中有班主任津贴、课时费,工资会比初中高。其次你是教地理的,在初中学科地位太低,家长学生都不重视。而在高中,在“3 1 2”的考试模式下,地理赋分后也是100分,选科后地位跟其他学科差不多。最后就是个人成就感方面,别说一个内容讲九遍,讲个两三遍基本上教材就记得差不多了,内容相对高中而言还是很简单浅显的,所以课上着上着先是把自己的激情给上没了,再把自己的挑战欲给弄没了。记得高中的时候每一次大考的试卷我都得先把年级三位前辈的试卷评讲课听了我才有底气去评讲,题目都要绕几个弯,尤其后面改革后《生活与法律》《逻辑学》的内容更是烧脑,每堂课都充满挑战性。但是我为什么要来初中呢,最开始的初衷就是想着孩子上学了,我想生活跟他同步,他上学我就上班,他放假我也放假,可以带他出去玩,可以给他高质量陪伴。确实这个初衷现在是达到了,所以从不忘初心的角度出发,我对这份工作不应有抱怨。但是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我还是很迷茫的,我不知道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我应该如何站好每一堂课。平均每天四节课,关键因为带的班多,我的课基本上见针插缝,早上第一节,上午第四节,下午第一节,下午最后一节。每上完一节课让我缓一节课,再去上一节课,这样一天下来感觉自己除了上课啥也没做,毫无成就感可言。
所以除了假期,我收获了什么呢?那么对纠结去教高中还是教初中的小科老师,我的建议是还是看自己看中什么。个人成长来看高中更适合一下,照顾家庭方面可能初中要好一点。如果所在的初中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充足,不需要带太多的课,幸福指数也还是挺高的。还有工资待遇上,高中有课时津贴,初中有晚托津贴,相对初中比高中低一点。
不管怎么说,快乐也好不快乐也好,课还是要好好上,我这该死的责任心。人生啊,总是有遗憾,想要这个就要失去另外一个,想想周五已经来了,我的快乐周末也不远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