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APP/游戏,「狂丸科学」可能是你见过最好玩的 今日头条号
伪金不是金
黄铁矿虽然被称为「伪金」,但是它的成分中并没有黄金。之所以被人们误认为是黄金,是因为它的颜色为淡金褐色。分辨伪金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将它在不带釉的白瓷板上刮蹭,黄金划出的痕迹是金色的,而伪金则是绿黑色。
至于振金?请问黑豹。
纯碱不是碱
纯碱,俗名苏打,学名为碳酸钠,是玻璃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不过,它其实是一种PH值为12,呈碱性的盐。
干冰不是冰
常被影视行业用于生成烟雾的干冰也不是冰,而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正常的气压下,二氧化碳的凝固点是-78.5℃。干冰在常温下增稳时,是直接由固态升华为气态,没有了液态的过程,也自然不会产生液体,所以被称之为「干冰」。
水银不是银
水银在中世纪炼金术中,与硫磺、盐共称炼金术神圣三元素。它的学名为汞,在常温下为液态,并且颜色呈银色,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水银。虽然它的化学性质十分的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不过在常温下就会蒸发出有毒气体。
双氧水不是水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可以说双氧水已经不是水了。过氧化氢的化学分子式为H2O2,是除了水之外的另一种氢的氧化物。
双氧水擦拭手指后留下的痕迹
铅笔芯不是铅
生活中常用的铅笔,它的芯并不是铅做的,而是石墨。1564年,英格兰岛受到了飓风的袭击,有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人们就在大树下发现了一种黑色的物质——石墨。由于石墨在形态上十分接近方形铅,而且当时的化学才刚刚开始发展,所以石墨被误认为是铅。
鲸鱼不是鱼
鲸虽然长得像鱼,但它在5200万-8300万年前,是一种经历了陆生→水生过程的哺乳动物,所以鲸鱼自然也不是鱼了。
熊猫不是猫
1939年,重庆的一家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的标牌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从左往右书写格式。但是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大家也就称「猫熊」为「熊猫」。时间一长,人们也就约定俗成的将国宝称为「大熊猫」了。
别看滚滚的名字里带着一个猫、而且长得萌,就小看了它。大熊猫的犬齿咬合力为1298.9牛,在食肉目动物里排名第5,仅次于北极熊、老虎、棕熊、狮子。所以在野外看到大熊猫,还是赶紧绕路走吧。
蟹棒没蟹肉
在很多餐馆里我们都能够品尝到蟹棒,不过你知道吗,蟹肉棒里并没有蟹肉。1973年,日本的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名为蟹肉棒的食品,它由鱼糜、淀粉、糖、蛋清、香料与色素组成,虽然不如真正的蟹肉更有营养价值,不过,好吃就行。
蟹黄豆腐没蟹黄
蟹黄豆腐原本是由蟹黄、豆腐制成,但因为蟹黄的成本高、制作工艺复杂,所以现在多用咸蛋黄来替代,不过这道菜依然咸香可口、别具风味。
土笋冻没笋
闽南著名的小吃——土笋冻,并不是由常见的笋制作的。制作土笋冻的原材料是可口革囊星虫,《闽小记》中曾记载:「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生于海滨,形似蚯蚓,即沙巽也」。不过,虽然是虫子,味道还不错。
癞葡萄不是葡萄
癞葡萄又称金铃子,江南一带比较常见,在台州、温州一带也被称为「红娘」。它有着长满了疙瘩的表皮,容易让人联想到癞蛤蟆;再加上它的果实成熟后呈红色,味道也很甜美,所以才被称作「癞葡萄」。
樱花不结樱桃
樱桃和樱花虽然都属于蔷薇科李属中的樱一类,但我们将作为观赏花的种类叫樱花,而作为吃果的种类叫做樱桃。所以说用来观赏的樱类,其果实大多都不能吃;而用来吃果的樱类,其花朵没有那么美丽。
人参果不像人
可能有很多人以为,人参果只存在于《西游记》中。其实现实中也有,不过外形就不像婴儿了,只是长得有些类似人的心脏,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已。吃了虽然不能延年益寿,但是也能够为人体补充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
被上面14个常见名字骗过的人,请举手——等等,还有最后1个呢?
单身狗,不是狗啊。
↓猛戳左下角「了解更多」,更多精彩就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