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古文中,“咸”字为何有“都”“皆”“同”的意思?
(首先,我个人不太服气所谓“联系上下文”这种说法,因为语文这门科目教学与考试时,都会要求每个字单独书写意思,联系上下文来解释一个字,在我看来就是耍流氓。 我认为中文的每个字,都有其固定且独特的含义,可以是多义,也可以是联系上下文取其本意的一种,但就是不能因为一篇文章强行赋予让文章通顺的新的含义。它怎么就不能是错别字呢? “咸”这个字,繁体是“鹹”,这明显是跟吃食有关的字,更早一点的字体,我个人从象形观察,觉得更像刀兵,所以“都”这种翻译,比如少长咸集,真的很让我烦躁。这种释义,究竟从何而来?)
“咸”是六甲五龙拘绞于一者。
“咸”读xián ㄒㄧㄢˊ。
由“口”、“戌”组合。“戌”在上位起主导作用,“口”在下位起到辅助完善意义的作用。但“口”又在所从之先。所以“口”也起主导示意作用。那么这个表达只是“口”、“戌”相与比述的参照。与“口”、与“戌”不是直接的关联。犹人所以言所以食之通道门禁者是口字之范式。“口”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皆入其味者。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犹象六甲五龙相拘绞天地之气归于一者是戌字之范式。“戌”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六甲五龙拘绞于一者。“口”、“戌”组合导向了象六甲五龙相拘绞天地之气归于一口犹若盐所腌制皆入其味者是咸字之范式。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普遍都,全部。
“鹹”是盐鹵腌制皆入其味者。
“鹹”读xián ㄒㄧㄢˊ。
“咸”读xián ㄒㄧㄢˊ。
由“鹵”、“咸”组合。“鹵”在首位起主导作用,“咸”在次位起到辅助完善意义的作用。形声字同声同韵同调。那么“咸”在“鹹”字中以其本义相与比述直接参与其间辅助完善意义。犹咸地若咸盐之巢者是鹵字之范式。“鹵”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盐鹵者。象六甲五龙相拘绞天地之气归于一口犹若盐所腌制皆入其味者是咸字之范式。“咸”在此表达的是相与比述六甲五龙拘绞于一腌制皆入其味者。“鹵”、“咸”组合导向了犹若盐鹵所腌制皆入其味者是鹹字之范式。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含盐的。
“咸”主要表达的是普遍都,全部。“鹹”主要表达的是含盐的。音同义同古代属于通假字。“咸”与“鹹”本是两个字。解放后将“咸”与“鹹”合二为一,并规定“咸”为规范用字,因规范用字笔画比较少,所以称为简体字。
中文是依鸟兽蹏迒之迹所造,鸟兽蹏迒之迹即典范式样,典范式样简称范式。所以中文是范式文字。比如甲骨文“王”字的字形是钺之形。从钺之形是理解不了“王”字的内涵的。如果将钺之形理解为替天则义的范式,那么就有了“王”字的内涵。同样的道理“戌”看上去有刀兵的形象,而实际上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犹象六甲五龙相拘绞天地之气归于一者是戌字之范式。当你从这一点去认识,再加上犹若盐所腌制皆入其味者的提示,那么“咸”就不再只是盐味了。以之相与比述是很容易理解其本义表示普遍都,全部。
咸:
《说文解字》:“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
(口:参见三画之二“口”)
(戌:参见六画之十六“戌”)
口、戌两范式叠加:象六甲五龙相拘绞天地之气归于一口犹若盐所腌制皆入其味者是咸字之范式。
“咸”是六甲五龙拘绞于一者。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普遍都,全部。如:《说文》:“咸,皆也,悉也。”。《书·尧典》:“庶绩咸熙。”。《诗·大雅·崧高》:“周邦咸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咸怃然。”。《后汉书·张衡传》:“京城学者咸怪其无征。”。《明史》:“属吏咸伏渴。”。又如:咸叨福庇(都借光沾了福气)、咸宥(全部宽恕)、咸臻(全都到达)、咸五登三(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共、同。如:《诗·鲁颂·閟宫》:“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普遍。如:《国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协和,调和。如:《天工开物》:“舟中鸣鼓若竞渡,挽人从山石中闻鼓声而咸力。”。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和睦。如:咸平(和平;太平)、咸和(协和;和睦)。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咸阳(今为地级市,位于陕西西安西北20公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都咸阳,城市宫殿林立。公元前206年为楚项羽焚毁,简称咸。如: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古乐曲名。即咸池。如: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含盐的。如:咸鱼、咸肉、咸水、咸菜、咸泪。
咸:繁体字写作“鹹”
《说文解字》:“鹹,衔也。北方味也。从鹵、咸声。”。
(鹵:参见十一画之十六“鹵”)
(咸:参见九画之五“咸”)
鹵、咸两范式叠加:犹若盐鹵所腌制皆入其味者是鹹字之范式。
繁体字“鹹”简化为“咸”是根据古人(异体字、同旁字)书法省笔规范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