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
樊迟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④;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原文通释]
孟懿子问“怎样算孝”。孔子说:“不要违背。”
樊迟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询问怎样算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说:“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活着的时候,按礼节事奉他们;去世了,按礼节安葬他们,按礼节祭祀他们。”
[注释]
①孟懿子: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鲁国大夫。与叔孙氏、季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父孟釐子临终前(鲁昭公二十四年,时年孔子三十四岁,孟懿子十三岁左右)要他向孔子学礼。
②无违:不要违背。“违”后省略了宾语“之”。这里省略的“之”应该指父母的意愿。
③樊迟御:樊迟驾车。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六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御,赶车,驾车。
④事之以礼:按节礼事奉他们。以,介词,用,按,按照。
[解读与点评]
仔细研究“孟懿子‘问孝’”章,至少可以捕捉如下两条信息:孟懿子的确在孔子门下学习过,且与樊迟还有同学关系,否则孔子不能向樊迟谈“孟懿子‘问孝’”之事;第二,孔子称“孟懿子”为“孟孙”是用其姓氏加尊称,未称其名,不像呼唤其他弟子“求,尔何如”“赤,尔何如”,大概不便称其名和其字;另外孔子与樊迟谈孟懿子时,孟懿子还活着,他应该叫仲孙何忌,不该用谥号。这段记录是孔子弟子及后学整理的,整理时,孔子等人已经做古。孟懿子虽是孔子的弟子,但在孔子弟子中却没有列入,大概属于“记名”弟子吧,是因为他的身份不同吧。
“无违”是孔子提倡的孝道的重要内容,甚至父没三年还要“无改于父之道”。古人称违背活着的父母意志为“忤逆”——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名。孔子强调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礼节。这种不违背又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虔诚恭敬尽到礼数,不能敷衍搪塞; 二是要按照既定的礼教,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有差等,不得有越。孟懿子是仲孙氏家族的人,是鲁国最有势力的三家大夫之一,他的家族有时候不仅用鲁公(诸侯)的礼仪,甚至还用天子礼仪,这就叫僭(jiàn)越。孔子对这些不满,又不好直说,所以孟懿子来问孝时就含糊地用“无违”这两个字来提醒他,这也见出圣人微言大义的说话艺术。 另外孟懿子问孝时其父已故,孔子的“无违”当有提示无改其父守住了君卿之道的含义。
关于樊迟,兹介绍如下: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弟子,鲁国人。从小贫穷,读书刻苦。他多次向孔子问“仁”问“智”问“崇德、修慝、辨惑”等;还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为圃”,受到孔子的斥责。樊迟理解能力可能稍差,但对不理解的问题善于向同学请教。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以樊迟为副手。鲁军不敢过沟迎战,樊迟建议冉求申明号令并带头冲锋,冉求照着做了,鲁军大获全胜。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他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为“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益都侯”,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以“益都侯”从祀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