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堂“三杰”:(左起)黄庭坚、杜甫、杨素。
《丹棱县志》记载的大雅堂
这座始建于北宋的珍藏杜甫诗碑的高屋大堂,由黄庭坚和丹棱士绅杨素联手修建
编者按
以成都为中心的“蜀”,既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地理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人文心理概念。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皇帝嫔妃、英雄才子、诗人隐士穿梭于这片神奇的区域,“成都”或“蜀”这个特定的历史地理名词也因此被灌注了太多的人文内涵。尤其是,许多著名的成语居然都是跟我们四川有关系的:乐不思蜀、蜀犬吠日、寄食巴蜀、少不入川老不入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本期起,《宽窄巷》推出“成语中的四川”系列报道,以飧读者。
“自杜子美以来,四百余年,斯文季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则思过半矣。”
——黄庭坚《大雅堂记》
经常听人说:“xx不登大雅之堂。”你知道吗,这“大雅之堂”的源生地就在四川?
全国名为“大雅堂”的古迹不多,真正“根红苗正”且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大雅堂,则位于眉山市丹棱县。
许多史学家甚至称,丹棱北宋大雅堂是中国诗歌的圣殿,丹棱也是中国大雅文化的发祥地。
丹棱县大雅堂,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由丹棱名士杨素出资在丹棱城南承建,这是一个集唐代诗圣杜甫诗和北宋书法大家黄庭坚书法艺术为一体的诗书堂,因黄庭坚题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而得名,后毁于明代的战乱中。
前不久,我们驱车来到位于丹棱县龙鹄山下的大雅堂,复建的大雅堂是2015年1月底由当地政府重建竣工的,占地40亩,40余米宽的诗歌文化园曲径通幽。文化园内,陈列着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的诗碑,以及杜甫、黄庭坚及杨素等人的塑像。
士绅杨素宜宾拜会黄庭坚
人们常以能否登大雅堂,作为衡量和区别文学艺术作品雅正或粗俗的标准,成语“不登大雅之堂”也由此产生。
丹棱的大雅堂,系宋代四川丹棱名士杨素(南宋史学家李焘的岳祖父),为实现黄庭坚弘扬杜甫两川夔峡诗的心愿而建的。
黄庭坚,苏门四学士之一,生前与苏轼齐名,曾客居四川眉山。杨素,丹棱县才华出众的富绅,丹棱镇茶林村人,他喜好诗文,仰慕杜甫、苏轼、黄庭坚等文坛领袖。
杨素还有个特殊身份,他是南宋著名史学家李焘的岳父。李焘父子之墓,坐落在今天丹棱县的九龙山丞相湾。
杨素和黄庭坚是怎么相识的呢?两人又是如何联手修建大雅堂的呢?
丹棱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罗德斌提供的资料介绍:公元1094年,黄庭坚因编修《神宗实录》贬斥王安石新政,而遭新党再次罢黜出朝,被贬往黔州(今重庆彭水县)。在这里,他有机会静心研读了杜甫描写两川(西川治成都、东川治梓州即今三台县)和夔州(今重庆市奉节)的大量诗作。他认为,两川夔峡杜诗颇具古代大雅诗的“宏远雅正”之风,而推行杜风首先要推广杜甫的两川夔峡诗篇。因此,黄庭坚“尽书子美两川、夔峡诗”,并想把亲笔书写的杜诗刻成石碑,存放在蜀中爱好之家。
这一消息,被远在丹棱的杨素获悉了,他大喜过望。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杨素带上见面礼竹书橱,从古岷江码头乘船赶往宜宾,拜会黄庭坚。
见面后,两人相谈甚欢,杨素恳请黄庭坚惠赐杜甫诗书,然后自己出钱请工匠镌刻成碑,并修建高阁大厦永久珍藏这些杜甫诗碑。黄庭坚一听,喜出望外。
半年后,杨素再赴宜宾,将黄庭坚书写的800多首杜甫两川夔峡诗带回家乡,马上请来数十名石匠刻碑。然后,他在自家的院子右侧,修建了一座用来珍藏这些诗碑的高屋大堂,并用青石板铺筑了一条通往丹棱县城的石板路,以便各方人士前来观瞻读诗。
这个地方,就是如今丹棱镇茶林村高庙沟上方的杨湾。
珍藏杜甫“两川诗”470首
经过六年修建,大雅堂于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九月在丹棱竣工。杨素又去宜宾请黄庭坚为它题名。黄兴致大发,挥笔写下“大雅堂”三字,并撰写《大雅堂记》。
清乾隆版《丹棱县志》也记载了大雅堂的竣工情况:“大雅堂,(丹棱)城南三里,邑人杨素翁请黄庭坚书杜甫蜀中诗,刻石。作堂荫之,并恳为记。”
丹棱县文史工作者万玉忠介绍,根据资料显示,曾经的大雅堂是宋式庙堂、斗拱建筑、内外流金溢彩、围墙足有1公里长。最初内设6个大殿,殿堂为红墙碧瓦,300多平方诗碑陈列其间。正殿门楣上,镌刻黄庭坚手书大字“大雅堂”。”
大雅堂建成后,丹棱也因此登上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大雅之堂”。诚如黄庭坚在《大雅堂记》中所说:“自杜子美以来,四百余年,斯文季地、文章之士,随世所能,杰出时辈,未有升子美之堂者。使后之登大雅堂者,能以余说而求之,则思过半矣。”
杜甫的两川夔峡诗到底有多少首呢?万玉忠介绍,按学者仇兆弊统计,杜甫的两川诗约470多首,夔州诗有467首,仇氏所编杜诗计1439首,数量上占杜甫全部诗作2/ 3,这不得不使人惊讶杜甫入蜀后创作力的旺盛。“杜甫在两川夔峡生活期间,正是诗人生平的一大转折时期,政治思想和诗歌理论与创作都进入一个新境界。难怪被黄庭坚大力推崇啊。”万玉忠说。
《丹棱县志》还介绍,1497年(明朝弘治十年),一个叫荣华的巡按御史组织扩建大雅堂,增修了1个大殿,为杜甫、黄庭坚塑像贴金并刻碑纪念——凡乘轿过此者,都要下而步行,以示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宋史《周益公大全集》、明史《永乐大典》、明朝《四川通志》等,都把丹棱大雅堂放在很高的位置。清代以来各种版本的《丹棱县志》称,北宋丹棱大雅堂是中国唯一的大雅堂。
【成语释义】
不登大雅之堂
表面意思是进不了文雅高贵的场所,喻粗俗不文雅,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苏轼赞赏,引来名流观赏
北宋另一文豪、眉山人苏轼对丹棱大雅堂大加赞赏。苏轼在一首《次韵张安道读杜诗》(写于1092年)中有诗曰:“大雅初缴缺,流风因暴豪。张为词赋客,变作楚臣。”
这首诗,在今天眉山青神县中岩寺的石壁上也隐约可见。
苏轼虽喜欢晋代陶渊明清新淡远的诗风,但对于以杜甫为代表的大雅诗风大力提倡,他对建大雅堂,弘扬大雅精神非常赞成。
眉山史志办编审科科长段正权告诉我们,由于“推手”苏东坡的名人效应,北宋以及以后数百年间,许多书法家、评论家都慕名而来,对黄庭坚书杜甫两川夔峡诸诗,题名大雅堂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宋代诗人陈师道在《观黄公书子美(杜甫)四首》中赞曰:“山谷在戎州,尝大书子美两川夔峡诗,字径数寸,笔势飘动。”董央在《豫章先生传》云:“公(指黄庭坚)楷法妍媚,自成一家。游荆州,得古本《兰亭》爱玩之、不失手,因悟古人用笔意作小楷日进曰:他日当知我者。草书尤奇伟,公殁后,人争购之,一纸千金。”
《四川通志·大雅堂记》也介绍,历经南宋、元、明各代之后,大雅堂又收藏了名家咏大雅堂的诗、词、文、赋上百件,洋洋洒洒,蔚为诗、书艺术大观。明代名流沈周、文征明、祝枝山等都千里迢迢来丹棱游览大雅堂,钻研杜诗碑上的黄庭坚书法,由此可见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可以说,大雅堂是集唐代诗圣杜甫诗和北宋书法大家黄庭坚书法艺术为一体的诗书堂。
大雅堂不幸毁于明末战火
可惜,在连绵不断的战乱中,大雅堂被毁,诗碑尽皆散陷于山野泥土中。
大雅堂具体毁于何时,史书上没有确凿记载。日前,丹棱县志办公室负责人罗德斌告诉记者,《丹棱县志》上称“献逆后,堂毁,碑碣无存。”这说的是,张献忠是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攻破成都的,之后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1644年冬,战事不利的张开始在川进行空前的烧杀破坏,清顺治三年(1646年)10月20日,张献忠在与清军交战时中箭身亡。大雅堂被毁的时间应该是在1645—1646年间。
罗德斌还说,原始的大雅堂虽然被毁,堂内的诗碑也散陷于山野泥土中,遍寻不得,但大雅堂文化不因岁月流逝而被历代丹棱人所遗忘——
清乾隆年间(公元1756年),丹棱县令宋惠绥在城东枫落山创办“大雅书院”。清嘉庆年间(公元1806年),丹棱县令刘德铨,因苦于无财力重建大雅堂,就在县衙后院一草堂内新书杜诗数十首于壁,额曰:“大雅堂”。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丹棱县令庄定域在县城试院中,以试院中堂壁曰“大雅堂”抚今追昔。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丹棱县知县杨万成在县衙旁的原试院旧址上重建大雅堂,书杜甫诗数首,装裱挂于堂,供人们瞻仰。抗战时期县城巽崖小学校歌中有“沧澜泗水,大雅遗音”句。上世纪90年代初,丹棱县委、县政府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决定恢复大雅堂。复建工程于2015年1月全面竣工。华西都市报记者李贵平 摄影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