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年仅7岁的周恭帝柴宗训继位。此时的后周风雨飘摇,朝中大权都掌握在一帮权臣手上,其中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掌握了军权。
次年正月,据传契丹将南下攻打后周,朝廷急令赵匡胤统帅大军北上御敌。当后周军队行至到陈桥驿时,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
如今再看这一段历史,我们发现“陈桥兵败”的过程很简单,通俗来说就是赵匡胤领兵御敌,结果自己称帝。虽然当时的后周“主少国疑,大臣未附”,但是也不至于这样一起叛变就导致了国家灭亡。有人说,赵匡胤这样就做了皇帝,也太简单了点吧?
凡事皆有因,赵匡胤轻易就做了皇帝,柴荣需要负主要责任。在行军打仗中,柴荣发现禁军首领过于强大,于是下定决心整顿禁军,并把这项事宜交由赵匡胤来负责,赵匡胤干的不错。
此后,后周禁军分为两司,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赵匡胤出身禁军将门,对禁军上下非常熟悉。经过一段时间后,禁军的其他首领,诸如张永德、李重进等,要不被授予闲职、要不就被解除兵权,结果赵匡胤这个“后起之秀”得到了重用。
柴荣也没有看错赵匡胤,在他的编练下禁军战斗力飙升,“诸军士伍,无不精当,由是兵甲之盛,近代无比。”另外,张永德还举荐了赵匡胤,使得赵匡胤跻身殿前司高级将领,“张永德盛称太祖皇帝之智勇,帝擢太祖皇帝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柴荣认为赵匡胤资历尚浅,暂时翻不起大风大浪。同时,使用了三个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来牵制分权,这意味着将军政大权、行政大权、领军大权割裂开来,看似权力稳固。
柴荣如此筹划,在他看来一切都很完美,可是他忘记了那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促使了“陈桥兵变”的发生。柴荣死后,武将之首是赵匡胤,文臣之首是宰相范质。范质确实是一位有作为的宰相,可此人骄傲自负,这也为后来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推波助澜。
早在柴荣在世时,就有人看出赵匡胤的野心,比如右拾遗杨徽之就曾上奏,说他发现赵匡胤的身上有王者之气,“有人望,不宜典禁兵。”
参考资料:《宋史》、《旧五代史·周书·世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