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专家来支招(如何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专家来支招学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数据,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今年7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什么因素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什么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物质丰富的今天,青少年却缺乏意义感和幸福感?家庭和学校又应该如何发力,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青少年心理健康论坛上,与会专家就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如何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进行了探讨。

家庭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营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梅玲认为,应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青少年心理发展。她指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也在发生变化,家长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物质营养,也要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让孩子变得自信、积极、坚毅。

张梅玲介绍,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对00后群体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相较于80后和90后群体,00后这一代知识面更广,但学习基础不扎实,部分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此外,00后群体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张梅玲指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因此,提升孩子心理素质,为孩子提供心理营养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家庭。张梅玲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跟家庭的关系非常大,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首先应重视家庭教育。”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问题是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向不正确,最常见的一个误区是,很多家长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更不能接受不完美的孩子,他们对孩子期望过高,希望子女是人中龙凤。

张梅玲认为,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孩子很容易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尽管家长认为把爱都给了孩子,但孩子感到的却只是压力。因此,要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家长首先要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他做最好的自己。

张梅玲特别强调,在孩子的心理营养中,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自信心方面没有做好。张梅玲指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对孩子的帮助一定要具体,不要说空话。“比如说当孩子背不出课文急哭了,家长需要做的是教给孩子背诵的方法,帮助孩子快速记忆等,而不是空洞地为孩子‘加油’。”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让孩子知道虽然有困难,但是也有办法克服,这实际上是在培养孩子心理免疫功能,将对孩子终身有益。

第二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脱离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让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张梅玲表示,家长如果对孩子要求太低或太高,脱离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都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影响孩子的自信。

第三是家长总会下意识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张梅玲说,家长自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比较的过程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影响孩子自信心。“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需要互相比较,就好像不需要拿咖啡去比较清茶,也不需要拿小草去比较大树。”

“空心病”是因为缺乏积极的情感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曾撰文指出,当代学生中很多人患有“空心病”,他们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但是他们却有着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督导、博士刘朝莹表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困难、痛苦和压力,但大多数人的内心都有一些积极的情感让自己能跟这些困难、痛苦和压力抗衡,有力量坚持下去。她说:“积极的情感恰恰是现在很多孩子所缺乏的,而家庭可以赋予孩子这种情感。”

刘朝莹认为,家庭的重要作用在于当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自己的父母,就会觉得“有他们在,我就不怕了。”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港湾,支撑孩子去面对困难。家庭对于孩子积极的情感的培养非常重要。

刘朝莹建议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愉悦的时光,创造一些开怀大笑的时刻,让孩子能够终生难忘。

在多年从事家庭治疗的过程中,刘朝莹发现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在一个家庭中,家长非常爱孩子,但爱的方式却非常“怪异”,可以说是“爱不到点儿上”。她说,“就像小白兔去钓鱼,却拿胡萝卜当鱼饵。家长经常倾其所有,然而给孩子的东西却不是孩子想要的。家长觉得自己掏心掏肺地对孩子好,孩子却觉得家长不关心自己,因为孩子想要的可能是另外的东西。”

因此,刘朝莹认为家长需要学习如何去跟孩子沟通,找到孩子真正喜爱的东西,以及学习表达自己的愤怒。

“家长需要考虑清楚,什么事情值得愤怒,什么事情其实没有必要发火,当家长意识到可以选择的时候,他们跟孩子的关系就开始变得更好了。”刘朝莹说。在表达愤怒的情绪时家长也需要学习一些方法,“比如可以使用比喻的方法,将自己的情绪描述出来。”刘朝莹举例说,“有一个家长让女儿吃完饭去写作业,但女儿没去,于是家长说,我的耐心就像我碗里的饭,很快就要没有了。女儿听了后,过来看了看家长的饭碗,然后就转身回房间写作业去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仅创造了积极的情感,也给孩子起到了示范作用,让孩子学习到如何应对负面的情绪,如何用幽默的方式处理冲突和矛盾。这些方法都会成为孩子人生中的财富。

采用“朋辈教育”和“有趣的课程”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天性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卓育英才联合创始人曹畅发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听不进家长的话,却很在乎同龄人的看法,希望得到同龄人的肯定,也会想要模仿高年级同学的行为。因此,在学校开展团体疗愈的教育方式,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发展很有裨益。他介绍说,团体可以是一个学习团队,或者叫学习共同体。团体疗愈的教育方式是让一个学习团队里的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彼此分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共同成长,这种方式也叫作朋辈教育。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朋辈教育常常比家庭教育更行之有效。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开设有趣的课程,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养。“比如使用音乐疗法、戏剧疗法、在大自然中冒险、做社会实践、做情景模拟等等。”

学会动机管理和情绪管理

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刘丹认为,学会动机管理和情绪管理对于青少年的家长十分重要。

刘丹说,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特别是教育的“内卷”,让很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现象,也让家长感到头疼。很多家长都在咆哮式育儿,经常会听到家长类似“我们为了你这么努力,你生活条件那么好却不好好上学”的吼叫。刘丹说,有些孩子看起来不想学习,但其实只要转换一下角度,就可以让他产生学习的动力,这就叫动机管理。

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的是学生的外部动机,无论是为了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还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或者为了去公认的好学校、好专业,这些努力的原因都是外部动机。外部动机会让“内卷”现象愈加严重,因为每个人都是为了大家公认的“最好”而去努力,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喜好。

然而,当一个人是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而去努力时,外部动机就变成了内部动机。“我内心喜欢这件事吗?”“我内心幸福吗?”“我有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有价值吗?”这些考虑都是内部动机。刘丹说,当学生和家长都开始关注学生内在的快乐感时,学生的动力就会被激活,会更好地运用青春的能量,积累自我效能感,实现自己的价值。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上世纪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其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刘丹解释说,一个孩子哪怕切西红柿切得好时,都能积累自我效能感,会感觉自己有价值。所以,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最可行的操作就是转换动机的关注点。

如何将对外部动机的关注转向内部动机呢?刘丹举例说,当家长坐在餐桌旁对孩子说,“快点吃,吃完赶快写作业”时,他关注的是孩子写没写完作业,以及孩子有没有把饭吃光。这些都是外部动机。如果家长关注的是内部动机,他可以说,“一会儿你写作业的时候,你想最先写哪个部分?哪个是你最愿意写的?”

刘丹表示,大部分家长,由于成长时代的关系,只会关注外部动机,而不会关注内部动机,这不是他们的错。但他们可以从现在开始学习,帮助自己和孩子共同关注内在动机。

在刘丹看来,人生就像划船,想要划得快,就要有动力;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翻船,因此还要有平衡,而这个平衡就是情绪的管理。

刘丹认为,管理情绪,除了要发展积极的情绪外,还要能够积极地面对消极情绪。她说,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在承受很多压力,消极情绪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鼓励他们倾诉,甚至抱怨。当他们把负面情绪清理完,才可以轻装上阵。孩子在考试前会感到焦虑,也很正常。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会焦虑,都有负面情绪。“允许负面情绪存在,允许负面情绪表达。这是情绪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刘丹强调,情绪管理中,更重要的是家长对自己情绪的管理。临床发现,家长只要每天用15分钟管理自己的情绪,不需要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情绪就会变得很好。

那么,当家长出现负面情绪时,应该怎么做呢?刘丹给出的具体建议是,“当你觉得很烦躁的时候,可以去卫生间,关上门,把手机里的录音功能打开,对着手机说15分钟‘我压力好大’‘我烦死了’。这样做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恢复了平静,家庭的氛围也会好很多。”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8月9日 下午12:25
下一篇 2024年8月9日 下午12:31

相关推荐

  • 怎样帮孩子戒网瘾给小孩买手机

    怎样帮助孩子戒网瘾和购买手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这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为了帮助孩子们戒除网瘾,许多家长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限制孩子使用互联网…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9日
  • 睡眼问题休学

    睡眼问题休学 自从我上学以来,我一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经常会在课堂上打瞌睡,这导致我的成绩一直不太好。我曾经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没有什么效果。我甚至想过休学一段时间,但是最终决…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28日
  • 考研失败办休学(考研休学申请条件)

    考研休学申请条件 近年来,考研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梦想,但是考研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同时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完成考研梦想,有些人会选择休学。但是,休学也需要满足…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16日
  • 孩子能玩手机吗大学生网瘾问题

    孩子能玩手机吗?大学生网瘾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孩子们可以在家中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这种方便的设备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好处,如查看信息、玩游戏、社交媒体和与朋…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1日
  • 玩手机沉迷小孩怎么办(玩手机沉迷小孩)

    玩手机沉迷小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手机的使用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玩手机沉迷小孩。 现在的孩子们,尤其是在城市地区的孩…

    教育百科 2024年3月20日
  • 汉口学院法学学费

    汉口学院法学学费 法学是一门研究法律的学科,它涉及到法律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法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法律的适用范围和规则,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31日
  • 抑郁休学的孩子如何顺利返校(抑郁后休学的孩子)

    我是一个抑郁后休学的孩子。我曾经是一个充满了活力和梦想的孩子,但是自从我得了抑郁症后,我的生活就变得异常艰难。我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对社交的兴趣,甚至对生命的兴趣。我渴望着回到学校…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16日
  • 孩子能玩手机吗如何挽救网瘾少年

    孩子能玩手机吗?如何挽救网瘾少年?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成为了网瘾少年。这些青少年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在游戏中,缺乏日常活动和社交交流…

    教育百科 2024年10月3日
  • 关于休学发的说说(休学关心语录)

    休学关心语录 休学是一件令人困惑和不安的事情。它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一些机会,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它来探索自己的潜力和兴趣爱好。下面是一些有关休学的关心语录,希望能够帮助到我们。 1. 休…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1日
  • 为什么小孩子不能玩手机孩子玩手机的

    小孩子不能玩手机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许多父母认为,让孩子玩手机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注意力,减少孤独感,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害的。 …

    教育百科 2024年9月1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