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机,父亲忧心忡忡,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很不好。孩子现在都是高三,再不发奋图强真的是很可能会毁掉的。孩子的母亲认为,这其中应该反思的恰恰是孩子的父亲,他脾气特别火爆,害了孩子。樊先生则认为妻子太过于溺爱孩子,没有原则,没有底线。殷女士直言跟丈夫几乎是没有办法沟通的,尤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互相指责,针锋相对,特别是在孩子和父亲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之后。
殷女士直言,希望丈夫樊先生能够改变一下跟孩子的一个教育方式吧,沟通方式能够更温和一点,就是不要太简单粗暴了。樊先生则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原则和底线,方法和规矩也是很传统的,正常人都做得到的,但是母亲过于溺爱孩子,从小就没有什么一个要求,小孩子就是自由散漫。
作为父母,自己也很担忧女儿的成长,现在她已经玩手机成瘾。樊先生和殷女士离异三年,女儿成为了他们俩的唯一交集。严父慈母原本是很多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模式,然而随着婚姻的解体,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两个人经常意见不和。女儿玩手机成瘾,樊先生认为是殷女士管教不力,于是把女儿接到自己身边。然而没过多久,父女俩就因为手机的问题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女儿在家写作业,因为作业需要用到手机查资料,此时正好樊先生回到家中看到女儿在玩手机,就指着女儿把手机放下。后面樊先生就出门散步,孩子又拿出手机在那里玩,樊先生散步回来发现女儿还在玩手机非常生气,直接开口大骂。女儿就把笔啊书啊往地上一扔,樊先生看到女儿扔笔更加生气,直接将女儿手机给摔了。
女儿的手机才买了一个多星期,当时宝贝得很,却直接被樊先生砸烂了。樊先生也承认当初情绪有点失控,女儿的成绩一直下滑到倒数,担心女儿这样下去,整个前程都没有了。樊先生摔了手机,可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女儿学习需要查阅资料,那边的殷女士又替女儿配了一部新手机。樊先生对此有些不满,但又没法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他只能一边抱怨殷女士疏于管教,一边对女儿采取更加严厉的管束。
殷女士说,樊先生严厉的管束,在一段时间内也的确发挥了作用。可物极必反,有一次孩子用手机查完资料之后,忍不住又玩起了游戏。而这一次她又被刚刚回家的樊先生撞了个正着,一场暴风雨也就不可避免了。那天女儿在用手机,就没有去学习,一直在看手机,樊先生回来了,看见女儿还在玩就很生气。女儿为了保住手机直接躲进了卫生间,樊先生直接骂道再不出来,就给我滚出去。
女儿气急收拾东西就要走,樊先生拦住不让,女儿情绪激动转身到厨房拿了一把刀,樊先生也更是激动表示要走可以,先砍死自己。妻子看不下去直接报警,才解决了这场纠纷。因为手机的问题,父女俩产生了严重的隔阂,樊先生认为,殷女士应该负主要责任。在他看来不是他严厉的管教方式出了问题,而是殷女士和他唱对台戏,才导致了最终禁而不止的结果。
樊先生和殷女士的女儿今年17岁,三年前,在樊先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殷女士以女儿监护人的身份和某家网络公司签订了协议,使女儿成为了一个网络小写手。樊先生无法认同妻子的做法,他认为学生的重点还是放在学习,女儿在成为一个网络写手的时候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如今成绩已经是学校倒数。孩子成绩下滑严重,明年即将面临高考,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樊先生决定让孩子报考艺术类院校,可在报考什么专业的问题上,樊先生又一意孤行的让孩子选择了美术专业。
殷女士认为,解决孩子目前遇到的问题,樊先生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急需做出改变。而在樊先生看来,殷女士的过于纵容,总是和他唱对台戏,才是孩子教育问题上的根本原因。
观察员指出,读懂孩子的需要,比什么都重要,父母只是表现得很关心爱护女儿,并未有真正得做到关心爱护,夫妻的争吵好像只是在向其他人证明谁更有能力管教孩子。樊先生教育孩子太过激,两个人就没有做好有效的沟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当父母的要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客观事实。
调解到最后樊先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殷女士也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孩子从虚拟的手机世界里尽快走出来。樊先生也肯定会换一种模式方式,慢慢的跟孩子沟通交流,站在女儿的角度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