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大价钱请心理咨询,本想治愈孩子的创伤,没想到14分钟的咨询不仅没疗效,反而让孩子情绪崩溃。更让人气愤的是,投诉维权还遭遇重重阻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线心理咨询乱象,到底该如何规范?
家长急于治愈孩子,高价购买三恩教育咨询服务
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们向来重视。上海的陈先生就是这样。眼看自家孩子因学习压力大而出现焦虑抑郁,他心急如焚。恰巧在社交平台看到一些家长分享孩子通过心理咨询康复的案例,陈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好友咨询具体情况。
没成想,好几个自称是家长的网友,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一家叫"三恩教育"的机构。他们声称孩子在那里接受咨询后明显好转,现在已经恢复正常。听起来像是孩子的救星啊!陈先生来不及多想,连忙花了12000块钱,购买了三恩教育的心理咨询服务。
14分钟"暴力"咨询,孩子情绪崩溃
付完款的当天下午,三恩教育便在线上跟陈先生沟通了孩子的情况。其实孩子最近学业压力大,加上陈先生自己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孩子产生了焦虑抑郁的情绪。陈先生如实相告,希望能尽快为孩子做心理疏导,以平稳迎接三天后的期末考试。
双方约好当晚6点,在腾讯会议上进行线上咨询,原定时长1小时30分钟。可谁曾想,实际咨询只持续了区区14分钟,就因孩子情绪太过激动而被迫中止。
原来,咨询师上来就用一些"暴力式""揭伤疤"的提问方式,比如"你爸爸骂你最难听的话是什么?""你爸爸让你最痛苦的是什么?"诸如此类。这些问题直戳孩子的痛处,让他瞬间变得烦躁不安、情绪激动,甚至大发脾气。
陈先生大为震惊,这样的咨询方式完全违背他的初衷,非但没有疏导孩子,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创伤。他当即叫停,并在第二天向三恩教育提出了退款要求。
退款遭拒,公司要收10%服务费
然而,退款之路并不顺利。陈先生反映,他提出退款后,群里一位督导声称要了解情况再回复,但之后就再也没了下文。眼看着一周过去了,三恩教育终于肯回应了,但态度却是:可以退款,但要扣除10%的咨询采纳服务费。更诡异的是,咨询指导群被解散,还有不明身份的网友跑来给陈先生"支招"。
陈先生对这个服务费很是不满。在他看来,三恩教育仅做了一次疏导,不仅没效果还适得其反,给孩子造成了二次伤害,凭什么收费?何况按照合同,三恩教育应该先制定亲子教育指导方案,经他认可后才能实施。但他们啥方案都没给,就直接上手咨询了。
记者联系到三恩教育多位工作人员,他们表示因为陈先生着急,当天就要求进行疏导,来不及出具方案。目前他们同意退款,但咨询后需要收取10%的分析服务费。
此外,三恩教育还坚称,为陈先生儿子服务的心理咨询师经验丰富,孩子情绪波动很正常,属于"对症治疗"。咨询师本人也认为,陈先生是反应过激,不愿正视自己才是孩子的"加害者"。情感疗愈就是要让孩子回到受伤的过程中去释放,整个过程都在可控范围内。
专家:咨询流派多,对抗情绪大的要循序渐进
面对三恩教育的说法,记者请教了几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他们指出,线上线下咨询都要关注当事人的表情、情绪、肢体语言等,然后循序渐进地干预。尤其对于有抵触情绪的,更要考虑其承受力,区分不同治疗模式,找准问题诱因,对症下药。
据悉,目前心理咨询已经衍生出众多流派
和技术方法。该案例中采用的"暴露疗法",需要在咨询双方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操作,不能急于求成。而陈先生案例的当务之急,是修复亲子关系,家长应学习新的沟通方式,也可以寻求学校心理老师帮助。
另外,在选择心理咨询机构时,消费者要多方了解其背景资质、咨询师的经验等,最好实地考察。如果分辨意识不足,建议去当地精神卫生中心或医院就诊。记者查询发现,三恩教育去年5月还因虚假宣传被主管部门处罚,这也引发人们对其专业度的质疑。
心理咨询亟待规范,维权举步维艰
陈先生的遭遇,折射出在线心理咨询领域的诸多乱象。一些机构打着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旗号,实则缺乏专业操守和规范,给孩子们造成了二次伤害。更有甚者,还设置种种"陷阱",让维权之路举步维艰。
究其根源,监管缺位难辞其咎。在线心理咨询作为新兴行业,尚未被纳入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机构的准入门槛、人员的执业标准、咨询的流程规范等,都亟待明确。否则乱象丛生,受害的只能是脆弱的孩子们和焦虑的家长们。
同时,作为消费者,我们选择心理咨询服务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能被夸大其词的宣传和所谓的"神奇疗效"所蒙蔽。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是儿戏,需要我们以审慎的态度去对待。只有监管跟上、机构规范、家长理性,在线心理咨询这片蓝海,才能真正造福大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愈发激烈的时代。来自学业、人际、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如影随形。心理问题频发,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很多家长把希望寄托在心理咨询上,指望通过"花钱买服务"的方式,快速治愈孩子的创伤。
但我们不要忘记,孩子最初的心理创伤,往往来自父母的失当管教。打骂、否定、冷暴力……这些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所以与其把心理咨询当作灵丹妙药,不如反思我们自身的教养方式,学会用爱与尊重来浇灌孩子的心田。
毕竟,再专业的心理医生,也比不上陪伴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孩子最需要的,是家人给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只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用开放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有时候,一个拥抱,一句鼓励,就能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
网络时代,心理咨询服务如雨后春笋,良莠不齐已成常态。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我们究竟该如何守护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任由资本和利益裹挟,还是拿起法律和监管的利剑?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去甄别优质机构?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