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年龄较小,口头表达能力较差,跟其他小朋友相处时会用动作来代替语言,而这个动作在不经意间就会产生“打架”冲突。
其实孩子间的打闹,大多是没有什么攻击性的,这只不过是他们交往的一种表现方式。但往往,家长一看到孩子间打架,要么就急着去拉架,要么就指责孩子不懂事,急得不行。
其实你需要先了解孩子“打架”背后隐藏的诉求。
不要强加成人世界的价值观
面对孩子间的冲突,家长首先需要全面了解事情的原因,并告诉孩子: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不管谁对谁错,重要的是接下来该怎样相处。
在孩子单纯的世界里,很多想法和问题,其实都是大人强加给他们的,尤其是在面对冲突的时候,会被认为是“欺负与被欺负”。甚至有些家长会直接告诉孩子:不要主动打别人,但是如果别人打你了,你就直接还手。
孩子都是在发生和解决矛盾中成长的,所以家长不要任何事情都掺合进去,这样容易让孩子觉得有问题了,就找大人解决,或者是只有大人才能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孩子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培养。
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其实,当孩子发生“打架”行为时,正是家长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毕竟孩子在与小朋友间的交往经验还是不足,再加上认知能力、自控能力也比较弱。对孩子来说,确保自己当前的利益,是压倒一切的主要目标。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认真对待了,家长应该耐心与孩子说明,想要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应该怎么做,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如果是其他孩子引起的,若是无意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对方不是故意的,朋友之间的相处肯定会有摩擦,就像你有时候可能也会不小心伤害到别人,大家要互相体谅。而如果对方是故意的,就要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要勇敢些,与对方辨别事情的正确与错误,是通过讲理,而不是用拳头。在家长的引导鼓励下,慢慢培养孩子据理力争的勇气,也让孩子明白朋友间的交往,需要互相谦让,要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品质。
要接纳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
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在交往过程中,都会面对一些冲突,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孩子解决。但是要知道,每个人都存在自己的局限性,难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在处理问题时会出现偏差现象。
当面对孩子“打架”这件事上,我们不仅要接纳自己的局限,同时也要接纳孩子的局限和反应。家长需要用心去倾听和接纳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理解孩子的情绪。
如可以询问下孩子:
“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当时的感受是怎么样呢?”
“现在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
“你希望爸爸/妈妈帮助你什么?”
……
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认真关注的态度,也可以在自己冷静后,找对方的家长进行理性沟通,并告诉孩子自己已经做了努力了,让孩子知道,你一直陪伴在他/她身边,不管孩子怎么想的,你都是理解和支持他/她的。
通过与孩子间进行深度良性的沟通,从中深入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同时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对自己的爱。
通过父母的爱,来赋予孩子面对冲突时的底气,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体验人生道路的经历与自由,慢慢学会如何调节情绪与面对处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