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风所破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的批判。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翻译:
终南山里,草屋为秋风所破。
内外一无所余,落尽灰尘。
时人莫之能御,皆云我是守空人。
如此寂寞,何用相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刘禹锡居住的茅草屋被秋风所破,他的命运似乎被社会所抛弃,孤独寂寞。诗中用“草屋为秋风所破”来形容茅草屋被吹毁的景象,暗示了刘禹锡自己的命运也如同茅草屋一般易破易碎。
诗中用“内外一无所余,落尽灰尘”来形容茅屋的残破程度,同时表达了刘禹锡的孤独寂寞。在“时人莫之能御,皆云我是守空人”这句话中,刘禹锡似乎成为了一个守空人,无法抵御社会的变革,也无法保护自己的家园。
最后,诗中用“如此寂寞,何用相留”来表达刘禹锡的无奈和孤独。他无法抵抗社会的变革,也无法留在这里陪伴自己。这首诗通过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的批判。